教培云平台

校园“炫富族” 大学精神可作医治良药

2009-10-15 07:44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10月15日电 最新一期《人民论坛》刊载系列文章,剖析高校校园里“炫富文化”现象。文章指出,大学是孕育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圣洁殿堂,理应远离浮躁、功利、庸俗与低级趣味。但受世俗的冲击,种种炫富现象时下在高校已是屡见不鲜,强劲地刺激师生的眼球,也损伤了高校的形象。

署名为彭光芒的文章指出,对那些“炫富”的孩子,还是应该多一份宽容和耐心,允许他们有一个在大学精神 “涵化”下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比这群小孩子炫富摆阔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炫富现象”的复杂社会心态。

文章指出,“炫富”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在校园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首先,“炫富”目前尚未成为大学校园普遍的文化现象。“炫富”群体,即所谓“富二代”,在大学校园中还只是模糊的身份描述,更多地带有修辞色彩。其次,“炫富”目前尚未成为大学校园里被认同的价值追求。同时,出于文化的敏感,我们又确有必要对已经存在的大学校园“炫富现象”保持适度的关注,尤其是要审视这种与大学精神格格不入的东西对大学特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文章称,大学“炫富现象”有其社会背景。今天,一方面是巨量的财富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里,另一方面是有限的财富高度分散于多数人手中。这种两极分化导致的贫富差异,使社会分层十分明显,而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文化、信息、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诸方面的隔膜。富裕群体在他们那个圈子里每天过着优越甚至奢华的生活,但并不为非富裕群体的人们所知,因而也不被认为是“炫富”。只有在某种贫富“交集”的特殊环境,富者才因周围贫者的烘托而变得“炫目”。大学就是这样的环境。

文章称,我们必须站在最原初的角度审视大学的本质和大学的精神,以确保大学不在炫目耀眼的财富符号中迷失方向。当然,更重要的是大学有责任坚守自己的精神,帮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高尚情操、远大志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君子和大丈夫。

署名为邓希泉的文章指出,大学理应承担起阻击炫耀文化的重任。大学一直被誉为社会良心、人间净土和人类精神存续发展的母体,是人类知识的生产地和传播场,更是人类自由、正义、公正等终极精神的保有者和繁殖体。大学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符合社会期待并深得大学精神之三昧的知识青年,在知识改变命运过程中承担着越来越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不是炫耀文化的肇始地,也不是炫耀文化的繁殖场,更不是炫耀文化的温柔乡。大学必须保持对炫耀文化以较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但是,大学新生报到集中出现的炫富、炫官现象,表明大学正在由炫耀文化的边缘地带进入侵蚀和蔓延的中心。这不仅强烈冲击着公众敏感的神经,更是对广大公众将大学视为社会净土之期盼的蹂躏。大学,没有理由不对炫耀文化作出积极的正面回应。

文章称,大学精神要发挥阻击炫耀文化的功效,必须探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科学辨认敌人——炫耀文化的本质和主体;二是阻击炫耀文化的能力评估及其建设;三是探究阻击炫耀文化的现实路径。缓解和根除炫耀文化,有过或左或右的、或积极主动或消极被动的、或物质的或精神的措施,但却没有明显效果。应该说,炫耀文化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釜底抽薪之策,即必须从精神层面和价值观上进行根治。大学精神与炫耀文化天然敌对,大学精神应为其中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