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让无数父母茫然失措。
有些父母就此躺平,卸下身上的重担,放任孩子的教育。有些父母更加焦虑,要求孩子补课,不能补文化课就补体育和艺术。前者是指望孩子自己自觉,后者是指望别人为孩子托底,本质上是推卸责任。
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双减后,父母该做些什么?一、“做减法并不意味着少做事”,“双减”并不减少责任。父母们必须回到自己的角色。教学的事交给老师,父母可以督促孩子学习,但是不要试图取代老师。如果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就要求换老师,这样只会让孩子不能安心学习。教学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如果父母强行干预,只会破坏孩子的学习。
双减后,父母必须回归自己的角色,回归家庭教育。做孩子的“高质量的陪伴”。父母的教育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父母的陪伴也是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养分。全神贯注地聆听、伴着30分钟的阅读、一起看电影、一起打比赛……这都是宝贵的家庭教育。父母要端正心态,不要把自己的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是要帮助孩子勇敢地追逐梦想。
成绩固然重要,但作为父母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不断跨越,让孩子一点点变优秀,每天成长。
二、“双减”不能是被动的。家庭是最好的培训班被动赶场的孩子,是学不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的。孩子学习不能光靠老师一对一指导。这样,孩子依然被动地接受教育,无法突破自己。
最好是被动变主动,让孩子不依赖外力,自己安排学习,不依赖监督地自发学习。
父母应当每天和孩子谈论学习的事情。每天放学后,询问孩子的学习、遇到了什么问题等,让孩子学会反思。每周末和孩子回顾一周的学习情况,检查不足,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有了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孩子可以更自信地面对学习上的挑战和困难。
手把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低年级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给孩子打好习惯基础。从基本的预习、复习、修正、积累的习惯,到读书、自主学习、勤奋思考、总结的习惯,都不容忽视,需要父母长期培养和巩固。
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学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直接的榜样,应该为孩子的学习和读书树立正面的榜样。
学习是孩子做的事,但教育是父母无法逃避的责任。 父母积极有效的学习陪伴,最终受益的是孩子。
三、“双减”不是放任,家庭教育必须勇敢管教“真正的家庭教育是教孩子‘做人’,包含着道德教育、自然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等丰富的内容。 ”
现在孩子的学习减负了,但成长是没有减负的。必须为孩子上好为人处世这门课。让孩子掌握人性是家庭教育的根本,只有父母掌握了教育的尺度,才能走上孩子的成长之路。
先立德,再树人,为孩子定好规矩。
小学阶段是树立孩子规矩,培养孩子品德,改善不良作风的最佳时机。父母要好好待人处事,给孩子树立榜样,正面引导孩子,从各个方面牢牢抓住孩子的道德品行。戒掉懒惰,管理欲望,不怕让孩子受苦。懒惰和放纵,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现在是一时的安逸,今后一辈子都会辛苦。父母不能对孩子放任。 必须一个一个改掉孩子的各种坏习惯,让孩子能够自律。
赞扬孩子的优点,改掉孩子的缺点,提高孩子的表现。每个缺点背后都有一个优点对应,每个优点背后都存在一个缺点。父母要从孩子的缺点看到好的一面,赞扬和鼓励,扬长避短,将缺点变成优点。
四、“双减”但不减质量,必须给孩子更全面的教育。“在家的时间变长了,孩子的教育就会有更多的空窗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
教学回到学校,作业回到课堂,家庭教育就应该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家长不能只盯着孩子的成绩,而是要用家庭教育这本教科书,更全面地填补孩子教育的空白。以兴趣为指南,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双减以后,内驱力学习是王道,关键是要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培养一两个孩子喜欢的特长,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又可以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进一步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以生活为教室,解放孩子的成长空间。鼓励孩子多动手,多思考,进入社会,贴近生活,多观察世界,多接触新事物,多参与社会实践。
父母应给予孩子健康的人格教育、科学挫折教育、温和的生命教育、适当的放手教育,给予孩子必要的理解、尊重、帮助和支持。
要了解孩子,阅读,珍惜孩子的真实感受,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教育是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没有捷径,没有辛苦,有的只是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请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加油。
相关标签:家庭教育父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