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与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
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当然,要知道父母也不过是普通人,所有的父母都难免偶有不足之处,
但只要他们平时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理解,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原谅他们偶尔的怒气爆发的。
但也有很多家长,他们的负面行为模式是持续存在的,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这就是伤害型父母了。
当作者苏珊·福沃德尝试找到一个特定的词来描述这些伤害型父母所具备的共性时,她的头脑不断闪现着“有毒”这个词。
这些父母加之孩子的情感伤害,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持续伤害着孩子的身心,同时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
所以,还有什么字眼比“有毒”更适合描绘这些不断贬损、伤害甚至虐待孩子,即使在孩子成年后也未见收敛的父母呢?
但不幸的是,国内大多数的父母都有毒,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私人逻辑。
中毒的父母往往会把孩子的反叛甚至个性差异视为对自己的人身攻击,通过强化孩子的依赖性与无助感来维护自己。
由此孩子习得的概念是:
1、我坏,父母好。
2、我弱,父母强。
不论小时候的经历如何不同,是常常挨打还是被独自留在家、遭受虐待、被当做傻瓜对待、或是过度宠溺,
中毒的成年子女所表现的症状都惊人地相似:
自尊心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毁灭式行为、大部分的人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且一无是处。
这种想法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
中毒的子女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因为父母的虐待而自责。
所以成年后,他们会继续背负着身为不称职子女的罪恶感,很难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由此引发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反过来也将影响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02 孩子为什么会“中毒”?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父母的爱是最珍贵的礼物,若子女无法从父母处获得,则终其一生都将苦苦追求,然则哪怕鏖战一生,也常常会以失败告终。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天然的,因此在最开始,许多子女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是完美的、应该被奉若神明的。
在这样的心理下,自己的行事规则理应被神圣的父母来制定和监督,而一旦违背规则,子女就需要接受审判。
这种对于父母的神化是会持续很久的,无论父母是否在世,子女在神话他们的同时,也意味着要在日后的生活中恪守他们制定的原则。
这种神化会使得一部分子女,从内心否认父母曾经的所作所为,否定痛苦的生活经历对自己产生了影响。
而且这种否认是一个简单的、无意识的过程,子女把特定的事件和情感从自己的意识中清除,装作这一切从未发生过,从而继续把父母当作完美偶像顶礼膜拜。
然而遗憾的是,除了子女内心对事件的否认,父母也有自己的否认体系。
比如当你竭力想要重新构建过往的真相时,由于事情的真相会使父母颜面受损,
他们就很有可能不会承认,还会用“哪有那么糟糕”“根本没有这回事”这样的话搪塞你。
这些说法会对你重构真相造成阻挠,削弱你对感知现实的能力的信心,让自尊心的重建变得难上加难。
于是,在习得这些观念的前提下,许多进行心理咨询的“孩子”,都会用一个充分的理由——“他们只不过是想帮我”,
来对父母做出的不合理行为进行解释,消除自己的不安,以避开那些不愿面对的“伤疤”:
比如:
母亲脾气大只是因为孤独,当时我能多在家陪陪她就好了。
父亲打过我,但他不是真的想伤害我,只是想给我一点教训。
母亲不理我,因为她的生活已经够糟了。
父亲冲我大喊大叫,因为母亲喋喋不休。
这些都是合理化的典型范例,而所有这些合理化的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点:
将不可接受的事情变为可接受的。
表面看起来很有效,却也在内心深处埋了一颗“炸弹”——你一直都清楚的事情真相。
03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们之所以要回溯原生家庭,并非为了做责任划分,而是为了两个目的:
第一、让命运的轮回在我们身上画上句号,不让悲剧和痛苦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第二、看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承认它,摆脱它,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不要过度神话你的父母,也不要用“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为他们的错误行为进行开脱。
只有当你将“有毒”的父母拉下神坛,让他们回归凡人姿态时,当你找到勇气实事求是地看待他们时,你才能在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中实现力量的平衡。
因此,我们要完成一个“阻断”,把这些曾经在我们身上发生过的、中过的毒,在今天的清醒和自觉中截断。
消除父母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过,在经历过这段过程之后,你内心的力量将得以释放,隐藏多年的自我也会得到解放,找回那个富有爱心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相关标签:家庭教育父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