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日语简述

2022-01-26 07:14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一、概要

对于日语初学者来说,尤其是面向高考的孩子们,在刚接触日语之际总会心怀忐忑。相信很多孩子都会有过'日语要学什么、同样由汉字构成,他跟中文有什么区别、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学好日语吗’等等的担心。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日语初学者们能够以俯瞰的角度去一览日语全局构成。

本人出身国内日语师范专业,大四交换到日本语言学校进修两年,现就读于东京都东洋大学文学研究科古典文学专业博士前期课程。在接受中日两国老师的日语课程,以及对中日两国日语应用环境的体验基础上,结合目前自己的研究课题(古日语,类似中国文言文),八年的日语的日语学习经验,简述自己对日语的理解。(仅供参考)

二、日语起源

关于日语的起源,相信这是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因为汉字是日语的主要构成部分,所以很多人认为日语是基于汉字的基础上构成的。对此,我的评价是:“是,也不是”。

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语言由两部分构成:音声以及文字。

八世纪以前,日本没有文字,国家历史以及神话传说都是由口口相承的方式进行。到八世纪日本与唐朝开始文化交流,汉字传播到日本。当时的天皇为了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模仿唐朝以汉字规范本国国家体制以及文化制度。因此形成了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

基于上述,我们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是语言’。语言就是通过看和听来传递自身情感的媒介。而大多数语言都是先有“音”然后再有的“形”。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音”才能代表这个语言最本初的情感意志呢。在这也许有人会想到中文的象形文字,比如山,水,人等等。它们是因为像所以才会形成这样的字形。可是这是不跟发音无关呢。只能说“字形”是基于实物与“字音”的具现。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论点:先有音,后又形!

这也就是我对于“日语脱身与中文”做出“是,也不是”的评价的原因。‘是’:日语的字形的主干部分汉字是基于中文汉字形成。‘不是’:日语的发音是自然形成,自身所固有的。(在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另一个话题,“日本民族起源于秦时徐福东渡。” 从语言角度考虑,要是前述为实,日语最早出现的字形应该是秦的‘篆’吧。题外话,仅供参考)

接上文,从八世纪开始日本引入中文汉字。但是在唐朝以后中日交流渐渐断绝,日本也开始脱离中文的约束,基于汉字形成了汉字假名(片假名),平假名。在此之后,西洋文化流入,产生了传教日语,日美会话语等等。外来语也由此产生。

综上,日语的主要构成部分:汉语词,和语词,外来语。

另:理解日语汉字的意思,建议从唐朝文化的角度出发。

不要完全以中文的思路去认识日语。(例:結束(けっそく)不是“结束,完了”的意思。而是”团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它脱身于“打结,捆绑。”

三、日语构成

下文即是本文目的,初学者所要了解的日语构成。

在我看来,日语学习分为四部分:单词,句型,听说,读写。(本编主要讲单词与句型部分。后续随时更新。)

①单词

日语单词主要分为两部分:独立语,非独立语(附着语)

独立语就是自身独立带有完整意思的词汇。

非独立语就是需要附着在独立语身上才能体现意思的词汇。

独立语又分为两个部分:有形态变化、无形态变化。

那我们理解有形态变化的独立语的话,可以把它理解为可以动的,可以活用的。因此我们在语法中把它称之为“用言”。然后,连接用言的形式我们把它称之为“连用形”

那么可以用来使用,抽象意义上来讲可以动的,施加在对象物体上的词是什么呢「动词,形容词(一类),形容动词(二类)」。进一步,动词又分为自动词与他动词。

自动词:可以独自体现意思的词。

他动词:需要借助宾语才能体现完整意思的词。

对于无形态变化的词,我们把它分为两部分:可以做主语、不可以做主语。

可以做主语的,我们把它叫做“体言”。可以把它理解为构成句子的身体部分,用来填充句子。那么什么词可以做主语呢(名词,数词,代名词) 因此,体言=名词、数词、代名词。 同上述,连接体言的形式我们在语法上称之为“连体形”

不可以做主语的,我们也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可作修饰、不可作修饰。

可作修饰的词:副词(修饰用言)、连体词(修饰体言)

不可作修饰的词:可以接续的:接续词、不可接续的:感叹词

非独立语(附着语)

非独立语同独立语一致分为两个部分:有形态变化、无形态变化。

有形态变化:助动词(辅助动词的助词)

无形态变化:助词

②句型(语法)

句型作为日语学习中的重中之重,我认为,初学者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一个核心理念:句型=独立词+非独立词。也就是单词(独立词)+辅助的词(助词,助动词)就形成了语法。抱着这个理念去理解语法你会发现日语语法学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综上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关于日语的学习有两条必经之路:背诵单词,理解及背诵助词助动词。

后续会更新单词、助词、助动词的背诵技巧。听说能力提高技巧。读写作答技巧。翻译技巧。选择题做题方法等。请随时关注。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 翻版必究)

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