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喜欢孩子,首先是因为孩子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继承了我们所有的美好和独一无二的自我。
其次我们喜欢孩子,更是因为孩子是最单纯的我们,是我们最初梦想的样子。没有攻击性,没有压力。孩子们简单,表里如一。对哲学家来说,这些只有在斗争和压迫后才会出现。
哲学家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只有孩子和傻瓜才能说实话。”不知为何,他们的单纯和简单能由心而发的快乐。
看看新生儿,看上去样子很奇怪,很丑,很脏。但给人感觉很神奇又很真实。婴儿可以给你无限的可能性。有能力实现一个奇迹,那就是成长。你能想到吗,这个哇哇大哭、感觉痛苦的奇特婴儿将会尝尽爱、恨、快乐、痛苦等。
他哭的原因是在母亲安静温暖的子宫里睡了那么久,突然需要自主呼吸。因此,他受害怕。看到光,他会感到刺痛。听到那么多奇怪的声音,他会被吓到。寒冷侵蚀了他的皮肤,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和让人害怕。
但事实并非如此。孩子能很快地适应这个世界,能容入到新的环境中来。他只能看到淡淡的光,只能听到模糊的声音,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刚出生的孩子就像“小猴子”,没错,在能走路之前,孩子就像猴子,虽然一时半会用不上两只脚,但在子宫里的日子,他的小腿也会无法估量的灵活。当他能说话的时候,他就摆脱了像猴子的状态,开始到处爬,变得越来越像人了。
看看他,看看他如何通过没有目标的探索来了解这个奇怪的世界。这个世界让他困惑,所有东西都让他好奇,他会抓、咬和扔。他充满好奇,能够成长。从他的玩具到家里的锅碗瓢盆,他想触摸和品尝一切。
至于别的,他都是通过模仿学来的,但父母却认为要通过说教让他学习。他们教他彬彬有礼,但有时却会忍不住打他。他们教他说话要温柔,但也会对他大喊大叫。他们教他不要过度看重金钱,但在他面前却会因为钱而发生争吵。他们教他诚实,但会用谎言回答了他提出的深刻问题。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在模仿我们,展示我们的真面目。
孩子可能是哲学的起点,也可能是哲学的终点。所有形而上学的秘密都存在于无止境的好奇心和成长中。看到摇篮里的孩子或他在地板上爬,我们看到的不是抽象的生活,而是流动的现实。这个现实打破了我们所有的机械式的想法和生活,打破了我们所有的原本以为可以用的公式。
这是迫切发展的需要,这是生命的不断努力和创造,这是坚定的从头到脚,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无知到充满智慧——这就是斯宾塞的“不可知”,康德的“本体”,经院哲学家的“实在的存在体”,亚里士多德的“原动力”,柏拉图的“真正的是”或“真正的存在”。
因此,我们不局限于事物的长度、宽度、厚度、重量、坚固性而是无限地接近事物的本质。
生活中总是会有很多不如意之处,我们不得不反抗和追求,在痛苦中顽强地生活。机械论和物质主义的哲学不能实现公平,不能让我们理解一棵树的无声成长和逐渐茂盛,更不能理解孩子们的渴望和欢笑。
童年就该是玩乐的年龄,然而现在很多孩子从来就不是孩子,而有些成长却不愿意长大。
相关标签: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