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语文的三维目标的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句话如何理解呢?这个其实很简单,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能使用语文的知识跟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能写文章的能力。而所谓 “人文”,分开来说,就是“人”与“文化”。人是文化中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因此,人文性应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由此看来,人文性的实质即是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等。语文的人文性就是语文可以陶冶情操,改变思想,塑造价值观,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核心理念。语文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所以在课堂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践行人文性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挖掘,不能停留在文本的表面上。中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非常经典的,里面都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我们要从文本中体会作者的人文思想。比如余秋雨所写的《莫高窟》,他写了莫高窟里壁画的历史,同时也写出了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人对中国壁画文化被摧毁,被掠夺的悲愤,呼吁人们要保护中国的文化,不愿中国文化再被践踏。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渗透教育。
其次,语文教师要有人文意识。语文课文,很多都是很优美的篇章,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有情感地对文本进行解读,而不是粗暴地把它割裂,更多要从整体领悟。很多语文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只讲解课文的知识点,考点,考试考什么,上课就讲什么,授课只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而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考试的工具。我们要改变这种授课思路,其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可以统一的,我们在讲解了课文的知识点后,要让学生思考课文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也可以联系历史背景,体会作者背后的人文关怀。比如乐府双壁之一的《木兰诗》,其中的中心就有孝道,家国情怀等,教师要对学生渗透这些人文性的关怀,让学生重塑健康积极的人生观,这也是人文性的体现。
最后,教师要自身具备一定的国学素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例如魏晋南北朝的文章,就包含了中华丰富的酒文化,士人文化等,尤其是建安七子的文化作品,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当时的情感,他们在俗世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也担心自己的生命之忧,所以只能寄情山水,寻求生命的解脱,他们思考人生,思考自然,思考哲理,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体现了对文化的关怀,他们看似洒脱的背后,却有一颗脆弱的心。所以我们要从历史的背景中来解读人物,解读他们的人文性,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深度的。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呆板的,而应该是活的,有趣味,有感情的。人文性的理念,在今天的语文课堂更是不可或缺的。
相关标签: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