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太古的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就像一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在这个鸡蛋里,有个英雄在孕育,他就是盘古。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醒了。他睁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感觉浑身燥热。于是他操起一把与身俱来的大板斧,左冲右突,大声吼叫:“怎么这么难受!”
顿时轰隆一声巨响,鸡蛋壳破碎。轻轻的物质呈球状地四射,成了天空;浊重的物质聚拢凝结,成了大地。为了防止飞升的物质落下来,盘古用身体支撑了整整四万八千年。后来他真正累了,倦了,就将左眼珠变成了太阳,右眼珠变成了月亮,脊椎变成了山脉,血液变成了河流……从此,宇宙里才有了光。
这是中国的神话。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新世界的开辟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光的产生也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光是一种能量,地球上的一切能量都来自太阳。从文化意义上讲,光是福祉的象征。
中国古代乐府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就形象地说明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道理。
汉语里有“叨光”“沾光”的说法,就是得到了恩惠的意思。我们应该感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惠,报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历史规律,不可有半点的怀疑与亵渎。
光的功能是驱散黑暗,产生热量,给万物带来生命,所以光又是正义的象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又是政治家。他的圣君贤相的政治理想、联齐抗秦的战略主张以及遭流放仍惦念祖国和人民的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愿。所以司马迁称赞他志洁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光,还是奉献精神的象征。俗话说:“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意思是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不能消极使坏,对家庭、对朋友、对团队、对社会、对国家要注入正能量,多作一份贡献。这才算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们应该从光的科学意义和人文意义中多一分思考,积极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