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河北催近义务教育平衡发展 解决“择校”难题

2014-07-24 09:38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新华社石家庄11月8日电(记者 齐雷杰、朱峰)河北省近年来多措并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到2010年使全省50%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配备、生源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并在4年内基本解决“大班额”和“择校”问题。

河北农村尤其是山区和偏远农村,学校布局分散、办学规模小、设施不全,教师专业化水平低,课程都难以开全。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说,针对这种状况,河北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探索县域教育管理新体制。按照区域教育协调发展需要划分为若干学区,整合区域内资源,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办学,形成学区内经费、师资、设施、装备等办学资源均衡发展,进而逐步实现县域内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据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介绍,河北自2001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等工程,还给全省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装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1.4万多所学校配备了冬季安全采暖设施。加上今年启动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河北已累计投入60多亿元,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获得较大改善。

针对城区学校强弱不均、“择校”现象突出等问题,河北探索出了促进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联合校、兼并校、建分校、新建校等4种模式,从源头上治理“择校”痼疾。刘教民说,河北将城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捆绑成相对固定、联系紧密的办学共同体,统一教育计划、管理制度、活动安排和质量要求,并实现校内各类教育资源共享。同时,一些优质学校跨区兼并薄弱学校,构建“一个法人单位、一套领导班子、统一教学管理和师资调配”的管理体制,从而彻底转化薄弱学校。河北还支持优质学校建立分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此外,还抽调管理骨干和教师骨干,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新学校,“择校”矛盾得以有效缓解。

从2005年开始,河北还将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指标,按比例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分校录取,今年这一比例已提高至70%,促进了生源合理流动和初中校际间生源相对均衡。此外,河北还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定期流动制度,至2008年底,全省城镇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已向农村学校流动约2万人。河北还连续3年实施“万人支教”工程,3万余名城镇教师被选派到农村学校支教,8500名师范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城乡间师资均衡得以增强。

刘教民说,河北计划通过3至4年努力,使全省所有县(市、区)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受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