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罚抄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但作为学生,面对老师的罚抄,他们又有哪些应对的“高招”呢?
近日,在武汉一家著名的教育论坛上,网友“翩翩而来”发帖——《罚抄的那些事》,总结女儿班上同学应对老师罚抄的“高招”:“草船借箭”、“桃园结义”、“蒋干中计”等等“锦囊妙计”,复写纸、双刀、四笔连书等罚抄利器……其文笔的诙谐、幽默吸引了3191人浏览。不少网友看帖后表示很赞:文章妙趣横生。罚抄,无言的痛苦,忍耐的郁闷。也有网友感慨:这样的“罚抄”造就了一批“小人才”。
据帖子所述,写此文缘起于读初一的女儿翩翩(化名)上周遭遇了“罚抄风暴”。翩翩的数学测验试卷因错了3题,被罚抄60遍/题,共计180遍;语文重写当天作文,评析一张优秀作文卷;英语听写错误的单词罚抄5遍/个。面对这样庞大的罚抄量,翩翩的妈妈晚上陪女儿熬夜到转钟。第二天,妈妈详细询问女儿有关班上的“罚抄”情况,女儿回答说,“这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事,无须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记者昨天联系上翩翩的妈妈,她本人今年40岁,女儿在武汉本地某重点初中读初一。她说,根据女儿讲述的罚抄故事,总结了他们班上《罚抄的那些事》,帖子里所述都是女儿及班上同学的亲身经历。
罚抄锦囊篇——草船借箭
话说一日,语文老师检查罚抄。在山摞海摞的罚抄作业中,发现l同学随作业交上来一张特别的纸,通体深蓝。于是气急败坏地冲到班上,“好啊,昨天的罚抄作业,还有抄有送啊。夹一张复写纸给我!我揭开复写纸一看,下面还印有一行字:‘再借我一张复写纸’。”全班笑翻。复写纸借到老师那儿了,新时代的诸葛亮!
罚抄锦囊篇——桃园结义
x、g等三位同学组成罚抄互助联盟,堪称刘备在世……
罚抄高招篇——四笔连书
开“双刀”(即两支笔同时写)已不新鲜,现今有“四笔连书”取而代之:l同学(女儿班上同学)是其中集大成者。据说,此同学可将四支一模一样的笔,用透明胶绑在一起,同时写字。笔,精挑细选,皆是上下换芯的样式。l同学的下一步,是研究五笔连书的作战方式,据说,已经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进入调试阶段。l同学的口号是:虎口有多长,笔就能排多宽!
【原文摘录】
罚抄偷工减料 会要求“返工”
“如果不是孩子亲手写的,由父母代写或是借助了罚抄的工具,一眼就看得出来。”一位年轻的初中老师说,罚抄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按罚抄的标准来完成,那么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会严格要求“返工”。
汉阳某初中一年级老师说,罚抄本身是让学生体验磨炼的过程,让他们自己承担犯错的后果,罚的本质在于记住,让学生产生焦虑的情绪,通过抑制自己的情感来调整好心态。自己曾经收到过“双笔连书”的罚抄作业,因为和平时的字迹有些出入,一看就觉得很好笑。“考虑到这样的罚抄背离了初衷,罚抄的量也许过大,学生才会想出这样应对的点子,于是将罚抄的策略进行调整。”
罚抄应该有度 不要引发学生反感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范先佐认为,罚抄这样的惩戒历来就有,老师们也都是用心良苦,希望学生们能通过罚抄牢记、掌握知识点。学生用“四笔连书”来应对老师的罚抄,一方面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很聪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罚抄的反感。学生心里并不认同这种惩罚,但又不敢反对,于是就花心思,想些办法来应对老师的罚抄。“不管老师是为了什么惩罚学生,应当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另外,罚抄一定要掌握适当的度,引发学生反感的罚抄是没有效果的。”
【记者调查】
汉口一位初二学生小胡说,罚抄之事常有,从小就饱受其摧残。有了初一被大量罚抄的经验,现在随时有空就会抄几份“备存”。“有时我还会5元/份卖给别的同学,或是用些喜欢的东西交换,也只有这样苦中作乐。”
其实“罚抄”已不是新鲜事,本报曾在去年11月2日对市内100名中小学生的罚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四成以上的中小学生曾被罚抄,八成孩子对于罚抄表示很“烦”。
“想出各种招数应对罚抄也是无奈之举,有时罚抄量太大,一笔一划地写实在难以完成,只能走点小捷径来达到老师的要求。”一位已成功研究出“四笔连书”的初一学生说,“四笔连书”是有窍门的,四支笔的笔尖不能在同一水平线上,中间的两支笔要向前一点,否则容易用不上力。笔尖那部分聚拢并紧握,还得“用心”写,对准练习本的格子,不然连书的痕迹会很明显。
家住硚口的家长熊先生对于罚抄感慨颇深,自己就曾帮着儿子一起抄作业到半夜两点钟。老师罚抄的量太大,如果自己不帮忙,那儿子就得抄通宵,否则第二天去了学校又要受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