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新一批的学子即将面对他们人生的一大考验。下面我就来谈一谈高三文科生在这30天的历史科考前冲刺策略。
一、回归基础——依据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梳理知识
由于历史科“考试说明”的内容体系是按通史体例构建的,这与考生“模块加专题”的历史教科书在内容体例上有区别,考生凭借这样的知识储备不足以解决许多与通史相关的知识、能力考查。这要求考生依据“考试说明”梳理知识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并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打破学科内的模块分割,以“通史加专题内容”的方式梳理知识体系。
考生可以依据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按照考试说明的通史内容体例,同时将三个模块的教科书内容集中在某个时段复习。
第二、突出“考试说明”的考点内容,强调对考点的概念性理解。
如果说前面强调的是考生对考试内容的宏观梳理,那么这里则强调考生在微观上对各具体考点的概念性梳理。
二、查缺补漏——整理复习过程中重要的线索和考题
在以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梳理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知识线索的整理。以时间为序,从纵向上梳理把同一阶段下的同类问题都串起来;然后再横向联系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这需要学生下苦功夫做一本最适合自己的历史知识整理笔记本。在复习过程中,有些考生的错误和缺漏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就需要通过对重要试题,尤其是错题和把握性不大的题目进行整理——错题集。考生通过整理这些考题可以从中发现知识理解和运用过程中的缺漏,发现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解决。考生在整理自己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自己曾经做错,或虽然做对但把握性不大的题目,因为这类题目直接反映了考生的缺漏。同时要深入思考积极的补救性对策和具体措施,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整理的目的是避免同样的错误一再出现。
三、提高能力——适度训练和全力应对每次模拟考
考生在考前冲刺阶段,要回归基础,不能只是陷于题海战术,但也不能放弃解题。保持适度的习题训练,着重解题能力的提高。应把握这几个方面:审题中对试题的题意理解和试题设问要求是否准确到位?非选择题的答题过程是否规范?在30天的时间内,各校还会模拟考。考生要全力应对,并总结每一次考试的得失。特别是总结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分,如审题的错误,答题的不规范等导致的失分;紧张的心态,填涂的错误等。
相关标签: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