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赵谦翔

2008-05-28 11:57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长春出版社新近推出了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大部头纪实作品《三(1)班的故事》,作品稚嫩中透着天然。为文贵在率真,做人强调真诚,三年级学生的作品带来了清新之风。

欣喜之余,求教于执教清华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谁说我们的学生语言贫乏,文思枯竭。瞧!小学生大部头,同步写实校园经历和故事,且娓娓道来,多提气!"不料想,赵老师却当头浇来一盆凉水:"不信你试试,看这样清新的文字有几个中学生能写得出?"难道现如今中学生的智商和水平倒不如小学生?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可问题是从小到大,中学生沉浸在严重灰色污染的作文领域日久,他们的灵性、个性乃至创造力几乎泯灭殆尽。

何谓作文灰色污染?赵先生谓之"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诀窍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写作套路。每逢作文,学生便费尽心机地把记忆仓库翻个底朝上,改头换面古今中外名言警句,拼凑成一篇篇自以为美不胜收的"杂文"。临考前再背上几篇生动感人的文章,考试时竟也能歪打正着。作起文来,只动笔墨,不动脑筋。所谓"开头至关重要,结尾马虎不得,中间无所谓"的应考作文套路也使得学生从不敢直抒胸臆,生怕妙手偶得的"狂言"或不甘平庸的"妙语"令判卷老师不以为然。于是千人一面的作文紧紧箍住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率真与灵性。如此不死不活,缺少魂灵的文章,赵谦翔认为称其为灰色最为恰当。长此以往,灰色误导,怎能不使原本生机勃勃的学生日渐呆滞,假话、大话、空话连篇?既无真话可写,天然率真自然渐变渐远,直至杳无踪影。

灰色污染根源何在?赵谦翔认为祸首在于唯考是图。其实考试本无过,一切为考试才是过;分数也无过,一切为升学才是过。但可悲可叹的是中小学作文教学陷入这"一切为了考试"的灰色泥潭由来已久。为了拿高分,就只顾教给学生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灵性的要义抛于作文之外;为了拿高分,就只顾引导学生作文求平稳,求平庸,而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抛之脑后;为了拿高分,就只顾误导学生做文字游戏,投机取巧,而把"作文"与"做人"统一的原则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灰色污染,愈演愈烈,并且随学生年级的升高而变本加厉。灰色污染下的学生,作文时畏之、苦之、厌之、弃之,又不得已而为之。更为可怕的是,当作文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视作谋取功利的敲门砖时,虚荣与造作也如毒汁般侵害了学生稚嫩的心灵,影响到学生的身心与做人,进而使作文与做人两败俱伤。于是痛心疾首之下,赵先生大声高呼:救救孩子,让本该属于孩子的天然、率真回归,使"作文"与"做人"相得益彰,做"绿色作文"。

绿色乃生命原色,做"绿色作文",就是要摈弃刻意的矫饰与编造,学会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了然于字里行间,情动于衷而形于文,在每一次的作文中经历思考、反省甚至痛苦的解剖,在作文中历练文笔,升华灵魂。在成长中作文,在作文中成长,这才是绿色作文的真谛。

于是,赵谦翔开始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尝试唤归生命的原色。他开创"《东方时空》课",让学生在收视后自选题材、自定角度、自拟题目,通过书写个人感悟提升精神面貌与写作水平,解决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生活视野狭隘、社会责任感淡漠等通病,变"一心只读应试书"的封闭式学习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开放式学习氛围。事实证明,学生一旦走出咀嚼个人得失悲欢的小圈子,心系天下兴亡之责,他们写作的题材拓展了,人生境界也随之升华。而班会感悟课,更是将班会与作文嫁接,自编和有目的地选编一些常讲常新的"主旋律"。赵谦翔认为,教师有比教给学生作文章法重要一百倍的东西,那就是把准学生成长的脉搏,找准"激情点",激活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生命灵感。这样才能激情勃发,文思泉涌,作文与做人齐头并进。

作文与做人其实从来都是相通的。做人无疑影响作文,作文同样也会影响到做人。易信使写假、大、空的文章,无异于成天塑造着虚伪卑下的人格。至情至性至理于此,作文与做人哪个更当紧,岂不了然于心?我们自然不能为迎合一时之不良考风,贪一时之功利,而断送中华传统为文为人之千秋美德。孰轻?孰重?

回过头来再审视那个写了大部头的小学生赵荔。原汁原味的童言,原汁原味的童趣和童心,描述了一幅幅小作者亲历的快乐童年时光,向成人展示了本该了解却很少知晓的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校园生活画面,反映了这些孩子重要的生活侧面和真实思想境地。实际正如她自己所言:这不过是一个平常孩子的正常发挥。吾手写吾心,酣畅淋漓,至情至理。赵荔何以没有灰色污染侵袭?所幸的是,小作者学前身处家庭读得适龄好书的难得佳境,而上学后又一直沿袭了优良的读写习惯,才写出这等"清水出芙蓉"般的天然绿色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常孩子赵荔的正常发挥,也还只能算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特例,因为这样"天然去雕饰"的教育教学环境还太少,像赵谦翔这样敢想也敢为的老师也不算多。解决的根本办法,当然是荡涤灰色污染,开发绿色潜能。绿色是心灵的栖息地,作文与做人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