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四大题———包括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部分考生在答题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实,把握高考老师的阅卷思路,认真分析总结,攻克这类题目并不难。
(一)文言文翻译
-普遍问题
该题共两小题,满分10分,但全省平均分为5.12分左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自县为近畿大郡”一句的翻译,全省约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存在以下两种“经典”错误翻译:
①自县成为了京城附近的大郡。(将“自县”译为地名)
②从小小县城成为京城附近的大郡。(“直译”原句)
2、“近代”一词的翻译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常见的两类“经典”错误翻译:
①“近代”译为“近些年”。
②“近代”译为“近几个时期”。
3、“居数郡”一句看似简单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将“郡”宽泛地翻译为“地方”、“地区”,同样道理,“妻子”一词翻译为“老婆孩子”即可得分,许多学生视而不见,直接抄写,白白丢分。
4、还有学生翻译时不能直译,采不准“点”,翻译笼统。
-反思与对策
1、同学们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重视文言文翻译的“直译原则”,切记字字落实,因为高考阅卷是在按“点”给分,寻找“采分点”,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的“正确”比“顺畅”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应考训练时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敏感”,重点锁定那些生僻实词、重点虚词以及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练就一双识别“赋分点”的慧眼,这样做题时就可以有的放矢,不至于丢“冤枉分”。从某种角度上讲,同学们对“近代”翻译上的疏忽大意以及对“妻子”不做任何翻译的草率处理,都是对原句思考不够、对阅卷要求理解不足所致。
那么我们如何具有这样的“职业敏感”呢?我们应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增加、强化一些实效性的环节。例如,我们在拿到翻译题时,先别忙着翻译,而是先来个“换位思考”:“假如我就是命题者,出了这个句子让考生翻译,那么,我究竟是要通过这个句子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哪方面的掌握情况?我的‘采分点’将设在那些地方?”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通过增加这个分析环节,有利于同学们养成一个答题前的思考习惯,避免答题的盲目性,使得我们翻译时目的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使我们的翻译既不旁逸斜出,也不丢三落四,从而尽可能少丢分。
2、今年高考文言文翻译第一题前半句考生十有八九翻译为:①自县成为了京城附近的大郡(将“自县”译为地名),②从小小县城成为京城附近的大郡(“直译”原句)。有近三成的学生将“近代未之有也”翻译为“
近代没有盗匪侵犯的事”(或“这几年还没有过这样的繁荣景象呢”)这样子虚乌有的句子。有的同学竟将第二句翻译为“看到美好的女孩,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心性,他和妻子的感情始终不变。”荒谬可笑!究其原因,就在于同学们没有将句子放到文本中理解,而是将其孤立翻译。这一问题的出现,正说明学生平时的“语境意识”培养不足,从而造成断章取义、不求甚解。一个学生如果对文章整体把握不足、对文章中心没有正确理解,那么,何谈阅读理解,哪能正确翻译。审视我们自己的高三备考,在复习文言文翻译时我们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喜欢搞一些小片段的翻译,这样做“短平快”,历时短、收效快,但小片断往往又缺乏大的语言环境,所谓“句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同学们根据语境推断句子含义的能力,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钱钟书先生在《管锥集》中曾介绍过一种“循环释读”法,古文翻译往往是先翻译每个字的意思,之后积字成句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之后积句成篇进而了解全文之意,达到认识全篇的目的,钱钟书先生认为这样翻译会失之“偏枯”,他进而提出要根据所得到的主旨重新定夺每句话、每个字的意思,这样循环往复,才能使得解释准确、“圆足”。实践也告诉我们,不结合原文是很难准确理解每句话的真实内涵的。由是观之,我们在平时的文言文翻译训练如采用将长篇翻译与短篇翻译相结合、全篇翻译与片断翻译相结合的方法,也许效果更好。
(二)诗歌鉴赏
-普遍问题
诗歌鉴赏共两小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问“典型”错误:
关于划分层次,全省占九成的学生说“全诗可划为三层”,划分层次的错误导致相当一部分考生该问3分白白丢掉。
第二问“典型”错误:
对“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这一问题,能答出“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的寥寥无几,多数学生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题目,间接放弃。
对于“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一问,考生中常见的错误回答是:
①喜爱“竹石牧牛图”是因为它是古代艺术文化的代表,作者不想让图中出现“牧牛”,让那些不懂欣赏他的一类人破坏它。(没读懂诗歌)
②在作者的心目中不应该在这里放牛,表达了李公麟的失误。(没读懂诗歌)
③作者为了写眼前的一片的生机活力,动静结合,人物鲜活,生动可爱,但没有“厚于竹而薄于石”只是为了突出那种生动的画面。(考查方向不明确,从技巧答题,切入点错误)
④作这对于竹子的喜爱,重在写竹,实则是以竹衬石,给人一种韵味美,实则作者用反衬的手法。(或:无所谓薄厚,都是在衬托牧童作用,使生动形象。)(考查方向不明确,从技巧答题,切入点错误)
⑤表现了作者自己为官的刚正有节。(牵强附会)
⑥因为竹子体现了作者的谦虚、奋进的状态。(牵强附会)
⑦表达对现实不满,作者借景抒怀,将竹子比作人民,以表达对人民的爱,对人民处境的忧伤。(牵强附会,肆意拔高)
⑧美好家园触怒了牛,破坏了竹子。实指当时社会,做事小心,不要触怒了地方有权有势的高官。(牵强附会,肆意拔高)
⑨统治者们蓄积力量,互相争斗,伤害了老百姓,竹子是作者的寄托,作者的品质写照,即使损石也不能破坏竹子。(牵强附会,肆意拔高)
-反思与对策
1、首先要读懂诗歌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按照上面①②两种回答,这说明学生根本没有读懂诗歌,更奢谈什么鉴赏!诗歌学习必须有量的积累,不是说仅仅靠学好课本上的那二三十首诗歌就能培养得起来的;诗歌学习需要同学们反复的咀嚼、玩味,陆九渊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反思我们的备考过程,同学们对诗歌的理解往往只是停留在教师的讲解上,很难听到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更谈不上什么玩味、涵泳,可以说完全脱离了诗歌学习的实质,这样做如何能培养我们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这样做只会搞得我们不通过教师讲解就读不懂诗;另外我们在高中阶段所读诗歌的量也是少得可怜,而量的积累正是鉴赏的必备基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日本,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必背上千首中国唐诗,这一要求怎能不让我们汗颜。相反,我们对于诗歌鉴赏从高三复习一开始就致力于研究解题方法、解题技巧,那么,我们究竟有多少技巧可研究,相对我们肚子里那些少得可怜的诗歌,其实积累比技巧更重要,诵读比讲解更有效!只有在一定量的积累、感悟的基础上,再来谈解题方法才会更加切合实际,否则都是空谈。
2、变被动备考为主动出击
我们自己的诗歌备考往往是“马后炮”,今年高考出了某个题型之后我们就总结出一个这样的规律、方法,明年高考出了那样的一个题型我们又总结出了那样一种方法。而高考似乎永远都在和我们“打游击战”,你复习的就是我回避的,年年翻新,花样百出,套路多变。试想我们过去强调“唐诗宋词”的复习,今年全国高考偏偏考的是宋诗;我们把诗歌分为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山水田园诗等等,分类可谓细致,今年考得却是题画诗;我们过去复习的题型大致是,意境分析型、技巧分析型、语言分析型、练字型等等,但今年高考却考的是思想内容,和以上内容根本不沾边……我们高考复习应考花在诗歌鉴赏上的时间少说也要半个月,多者也要一个月,到头来学生还是不会鉴赏,连一半的分也得不了,这样做未免太被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总是在被动地搞“马后炮”,在消极地“圆答案”。细细想来,研究题型规律固然重要,但总会“步人后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高考命题人出得题虽然年年“变脸”,但再“变脸”也得依据《考纲》呀,换言之,不论什么题型都是从《大纲》衍生出来的,看来学好《考纲》,深刻理解《考纲》某种意义上讲比研究解题方法更重要。对于今年高考试题而言,所考的内容多是思想内容,而非什么技巧、形象、语言,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学习《大纲》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鉴赏要求就两句话:“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鉴赏关键在于答题角度,角度对则八九不离十,角度不对则谬以千里,角度不对是导致③④两类错误的直接原因。如果学好考纲,同学们也能猜出今年高考可能考思想内容,由此看来,我们完全可以尝试着依据《大纲》自己编写一些“新题型”,使我们的复习更具前瞻性,使我们的应考更有时效性!
(三)古诗文默写
-普遍问题
1、多字少字、换字
如:将“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写成以下几种情况:①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②有面刺寡人之过者,③能当面刺寡人之过者,④能直面刺寡人之过者,⑤能面刺寡人者;将“独上高楼”写成以下情况:①独上西楼,②独上青楼,③独上兰舟;等等。
2、错字、别字
如:①上书谏(鉴)寡人者,②能谤讥(击、激、饥)于市朝,③时时而间(见)进,④为伊消(销)得人憔悴,⑤蓦(暮、募、莫)然回首,⑥灯火阑(澜、烂、栏)珊(姗、栅、还有些火字旁的)处。(注:括号内为常见误写)
-反思与对策
今年的古诗文默写题第一小题难度不大,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人教版初中第六册和高中第一册都收录这一课,同学们应该很熟悉;默写题第二小题所考的王国维的三大境界也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但该题能得满分的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同学们一知半解,或多字少字、换字,或写错字、别字,掌握不扎实。我们从高一就抓背诵,一直抓到高三备考,老师同学都下了不小的功夫,但成效甚微。审视我们自己的备考,究其原因,还是抓得不扎实,没有落到实处。主要在于我们平时的检查方式有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让同学们背得多写得少。尤其是在高三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不妨改过去的背诵为默写,这样做才可以切实发现问题。从高考阅卷的思路来看,默写这个题判得最为严格,只要学生写的对,即使他的字再潦草,决不会不给分;只要学生写错了,决不会给分。所以说,这个题学生决不会白下功夫的,关键是考生是否抓到实处!
1f87
相关标签:高考语文古诗文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