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中国的文化就是孝文化。”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是中国传统教育、社会教化的起点和根本内容。《文化词源》认为:关于“孝的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范式”。本文旨在通过“孝”字来剖析“孝文化”。
“孝”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由上面一个“老”字和下面一个“子”字组成。“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年长。而甲骨文的“孝”字——=(是“老”的省略,长发长者)+(子,后代),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说文解字》里说,孝即“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孝”字的构成,形象地描绘出上面的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承奉着上面的老人,父慈子孝,十分和谐。而金文的“孝”字——、将甲骨文的明确为或。其还凸现了行孝的形态——老年人弯腰驼背、体弱力衰,而下面的“子”则力撑着老人。这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那就是孝。而从行动上看,“子”背着“老”,意味着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之意。正因为有这个代表子孙后代的“子”字,便赋予了“孝”包含的是血缘亲情的长幼关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奉养父母即是“孝”的最原始的意义。而篆文的“孝”字——,则承续金文字形。而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而隶书将篆文的“老” 简化成;将“子” 写成。
所以总的来说,“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就是父母的分身,因而不孝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故古语有云 :“孝乃天经地义”。所以《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而孝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善事父母之道曰孝。如《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2、善事父母之人曰孝。如《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3、居丧曰孝。如守孝、在孝。4、奉养、孝顺曰孝。如《礼记·祭义》“内则孝于亲”。5、服父母与祖父母之丧的曰孝。如孝媳、孝孙。6、能继先人之志也。如《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但在这里我要补充一点,子女听从父亲的吩咐办事,是孝,但不等于是完全意义上的孝。如《孔子家语三恕第九》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贡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臣从君命,贞乎?奚疑焉?”孔子曰:“鄙哉!赐,汝不识也。昔者明王万乘之国,有争臣七人,则主无过举;千乘之国有争臣五人,则社稷不危也;百乘之家有争臣三人,则禄位不替;父有争子,不陷无礼;士有争友,不行不义。故子从父命,奚讵为孝?臣从君命,奚讵为贞?夫能审其所从之谓孝之谓贞矣。”
子贡问孔夫子,子从父命是孝,臣从君命是忠,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夫子很明确地告诉子贡,这样的看法浅薄了。当父命、君命有错时,却仍然听从去做,反而会陷父于无礼,陷国于危难,这又怎么能叫做孝、叫做忠呢?
因为真正能孝顺父母的人,不会愚痴地全按父母说的去做,如《弟子规》有言:“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当父母有过,恐怕这个过错会影响到父母的声誉,乃至父母的幸福、生命时,此时还顺从,不是在害父母,陷父母于不义无礼吗?那这样的顺从,又怎么能称为“孝”呢?
例如,古时大舜事亲,至孝感天,而在他事奉父亲的时候,知道父亲要害死他,马上就懂得躲起来,不让父亲有加害的机会;可当父亲需要他的时候,他又能及时在旁奉侍,极尽他的孝心。倘若大舜认为父亲要加害他,作为孝子应当承顺亲意,让父亲害死算了,这样等于让父亲留下千古骂名,陷父于不义,一个孝子怎么会忍心让父亲留下恶名呢?况且,他被父亲害死了,父亲还会因此受到制裁。由此可见,大舜的孝道,真是做到了极至啊!
而夫子的弟子曾参,以孝闻名,然而当曾子被他的父亲用大杖责打,并不避开,被父亲打到晕倒时,反而得到了夫子的训责:“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孔老夫子告诫曾子,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并不是一味承受,倘若被打死了,不是陷父亲于不义吗?这不是大不孝吗?而杀人的人难道不要受到处罚吗?以此令曾子大为省悟,发起大惭愧心,修正自己,善全孝道。
由此可见,古人所谓的“孝”是很有理智的。
一个“孝”字,折射出“父慈子孝”的孝文化。
相关标签: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