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冲刺阶段,很多同学热衷于刷题,但往往忽视了课本。老师们也经常说“别忘了回归课本”。 但是,如何才能“回归课本”?如何回归课本效果最好?
为什么在冲刺阶段,要重视“回归教科书”?小时候看了星爷的《武状元苏乞儿》,最后的千钧一发之际,从拳谱中的前十七掌融会贯通,领悟到了第十八掌。最终打败最后的大BOSS。原来第十八掌隐藏在拳谱中。
课本就像拳谱,回归课本就是融会贯通,温故知新。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掌握的课本知识其实只是自以为是。
从中考来看课本的重要性体现在下面几点:
1 .中考内容集中在学科主干知识上,课本是最好命题的源泉。
2 .题型设置多围绕“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答题,课本知识是解答的依据。
3 .课本序言部分的课程目标往往与中考命题的“能力要求”联系在一起,但很少学生重视这一部分的内容。
回归课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 .防止忘记学到的东西,容易被忽视的基础,正好是中考出题老师最喜欢踩的点。
2 .把习题和课本融合起来,重新审视一些典型题,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可以放下课本。
所有公式都在脑子里,可以自由准确地提取、灵活运用;
教材里的每个小字部分都已经很清楚,知道考试是以什么形式针对这些小字出题的;
面对任何题可以准确地想起教材中和复习知识点对应的说明。包括说明的原文,也包括知道那个知识点还能怎么考;
……
能达到这个境界,没有理由不成为学霸!
具体来说,考试前一个月,该怎么看课本?
强调一点,这里说的课本不仅包括教材,还包括各科的总复习参考书。了解参考书上现成的分类总结是复习的捷径。
所以回归课本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教材和参考书配套看。
2、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再背一遍,而是对薄弱点有选择地看待。
3、一次到位,发现弱点后马上记笔记,然后重点学习。全部过一遍很花时间,后面不一定有这个机会。
所以,正确的学习步骤如下:
1.看课本
2.看课本中自己欠缺的部分
3.阅读有关该部分的参考书
4.做对该部分的练习题
5.整理错题本或笔记
6.再看课本。
像这样循环。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回归课本的具体方法
第一,从题目到课本回归课本是有目的的,必须有针对性地回归,带着问题看书效果最好。
所以,我们要把历史重大考试考的试卷收集起来,按知识板块分类,拿出一类题来看、做、再体会。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打开课本,对照相应章节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习题进行查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光看是不够的,一定要做!一定要动手。
这个过程基本上需要两周左右。但是还不够。
二是从教材到题按照课本的章节从第一章第一节开始一直往后看,因为有前一步的准备,我们自然就知道重点,所以在经常考的地方认真看,边看书边体会; 经常出题的地方认真做,一边解决问题一边感受。
另外把历次试卷、历年中考真题、复习资料摆在桌子上,觉得需要翻题时翻、翻边体会。
这个记录是最后两三天复习的重点。掌握了常考点,就能上重点。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周时间。
第三,归纳总结成体系根据记录的笔记,打开课本、复习资料目录。回忆各学科有哪些章节,各章有哪些重要考点,各考点有哪些重要考法,容易出现什么样的题,解题思路有哪些,自己常常错在哪。
这次的目的是总结知识体系,需要融会贯通。这项工作一天就够了。
第四,在中考的最后看这一个月做的笔记英语语文不太适合这个方法。 即使回归课本,英语语文也最多只能读读文章,这样还不如回归试卷比较好。研究中考的出题思路和解答要点比读课本更有用。这基于这两个学科的特殊性。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是胜利的关键,核心关键还是完美主义的错误在作怪。中考复习没有终点,要学会舍弃自己完全搞不懂的地方,不要对自己期望太高,不要过于轻视已经做到的部分,那才是中考的死角。
相关标签:中考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