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这时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关键时期。作为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课程增多,难度加大……有的学生过度紧张,学习时间延长;有的因为缺乏充足的睡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此时,高效的学习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
那么,什么才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呢?0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先进学生和后进同学主要差异在于:先进学生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无法约束自己,整日无所事。因此,每位学生在开学伊始,必须制定自己的计划。
(一)制定的一般步骤第一步 :分析现有的条件,即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已经具备的条件。
第二步 :确定目标,它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空中楼阁”。
第三步 :选用措施,它是实现目标执行计划的保证,包括作息时间的调整、各学科之间的调换和搭配、文体活动的安排等。
第四步:安排步骤,它应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二)计划制定要遵循的原则1. 确立明确的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灯塔,是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作为中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基本打算。同时,对于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要有 正确的认识,以便确立改进的目标。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凡事“预则立、奋则进”,所以学习的目的越明确,学习行动的意志也就越坚决。
2. 参照生物钟原则
“生物钟周期律”对人起着 一定的影响。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条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钟周期”也不尽相同,即其学习的最佳时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正确利用生物钟的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一套完美的计划,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3. 难易适度性原则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人应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学习目标的选定应具有适当的难度,促使学生积极能主动地去探索、发现问题,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动机和要求,完成自主性学习,使之有所进步。
02 科学预习
所谓科学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新一轮的学习做好准备。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一)预习方法1. 认真读书
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及疑难问题
2. 认真思考
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弄清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概念、 定律及公式等。
3. 虚心请教
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些问题虽经过预习的思考(包括查 资料 ),但仍得不到解决,可与同学讨论,必要时要向老师、 家长或其他人请教,尽量将困惑解决在课前,以便课上集中精力思考新问题。
4. 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
预习,可适当地做些初选习题或基础性习题,并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做些必要的操作,如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上新课做些必要的准备。
5. 认真做好笔记
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预习笔记主要包括 5 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的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 (包括自我练习)。二是每一课或每一章中包括的几个紧密联系的主 要问题。三是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四是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并注明出处。五是主要心得体会。
当然,这 5 个方面不一定每次笔记都记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处理。
(二)预习的注意事项1. 根据实际,不要全面铺开预习的好处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证预习的质量,最好先从基础学科或个人感到困难的学科中选出一两门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展开。对于个人的优势学科或较易掌握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2. 时间安排服从整体计划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来安排,不要因预习占时过多而打乱了学习的整体计划。有些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是正常现象,预习不可能将全部新内容都“吃透”。
3. 有计划地逐步提高 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预习的要求也不一样,但却都应该是 循着事物的内部规律有计划地进行预习。从横向来说,要由一种学科到多种学科;从纵向来说,要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如从课前预习到单元预习再到整册预习等。
03 专心听课对于学生来说,听课的基本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无数事实表明: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是在课堂学习中汲取和培养起来的。因此,要想提高学习效率, 就必须认真上课并学会如何高效听课。
(一)集中注意,专心听讲
注意力是知识的窗口,不集中注意,知识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来。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将获取知识的主要希望寄予课堂。
(二)积极思考,努力把 握获取知识的主动权
课堂是一个积极思考的 “王国”。能不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对老师的提问要勇于回答,积极参加课堂讲座和争论,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理清讲课思路,抓住教师讲课特点来学
是否把握教师的思路,是检验一个学生听课水平高低的标尺。一般来说,教师常用的方法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类法等,常用的思维规律有形式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以及辩证逻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量变到质变的思维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了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也就掌握了最根本的学习方法。
(四)做好课堂笔记,争取当堂掌握所学内容
坚持做课堂笔记,可以促使自己思想集中,及时记下老师讲课的要点、重点和难点,便于课后查阅、复习和巩固。同时,由于听课做笔记需要眼、耳、手、脑并用,因此可使大脑接受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从而加深对老师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记忆。
04 学会自己留作业作业内容因人而异,作业量有时也因人而异,特别是学生毕业前的那一年,自己有了较好的习惯,一部分同学基础已较牢固,就没有必要非写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但是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
一、实事求是原则
任何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依据科学的学习方法,去为自己布置作业,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情况。
二、以课堂学习为主原则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只有充分利用课堂优势,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05 及时复习复习应紧随课堂且贵在及时。这是由“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所决定的。
(一 ) 尝试回忆所谓尝试回忆,简单地说, 就是独立地把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回忆一遍。这样做实际上就是自己考自己。
回忆好处有 3 点 :
①能及时检查听课效果,以促使自己积极进取、聚精会神地把课听好。
②有益于动脑习惯的养成,并能增强、提高个人的记忆效果。
③能更明确复习的针对性。
(二 ) 阅读教科书教科书是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按照知识的科学体系,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而编写的。内容上系统、 严谨、深刻,是一般参考书无法代替的。复习时若不认真钻研教科书,则难以达到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也难以系统地掌握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因为教科书是教与学的唯一凭据。
为达到质量较高的阅读, 在方法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
1. 圈点勾划
阅读时,把新出现的概念、定义、定理、结论等重点部分, 或容易忽略的要点部分,用红色笔勾划出来。
2. 提要
在书页的空白处,用少量文字,把书的重要内容简单地概括出来。
3. 思录
在书页的空白处,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读者通过思维, 从书中发出来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字里行间读出的学问”。
(三)整理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的详略程度人各有异,但记好听课的重点、难点是学生所共取的。笔记在复习中是尝试回忆、阅读教材的线索和纲目。此外,还要通过阅读教材来整理课堂笔记,使其达到知识深化、简化、系统 化的目的
整理笔记的任务有 :1. 补。补上该记而没记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2. 正。更正课堂记录不太准确,用词不当,深度不够的地方。
3. 添。添上个人学习的心 得、见解、评价等。
(四 ) 看参考书适当购买参考书有其必要性,但要摆正教材与参考书的主从关系。阅读参考书仅是做为学习课本的补充,目的是加宽知识面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所以只选择个别章节或知识点作参考性阅读即可。
相关标签:学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