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危险的“初中现象”!或许每位学生都会遇到,家长们该如何应对?

2022-01-26 07:12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初中阶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大坎。进一步可以冲向学霸,退一步可以掉成学渣。所以家长们和同学们都该好好看看这篇文章了。

听一位妈妈抱怨:

妈妈:“儿子你真棒,这次成绩不错,妈为你骄傲!晚上想吃啥,妈妈给你做?”

孩子:“吃啥都行。”

妈妈:“这一段成绩有进步,说明你只要有信心,一定能成功,儿子,你是最棒的!”

孩子:“啥最棒的,棒不棒我自己最清楚,什么都是最棒的,烦不烦啊。我先睡一会,困死了。”

妈妈:“去吧,一会儿我叫你。哎,你这回在班上能进前10名了吧?”

孩子:“妈 ——您就别问了。”

妈妈:“……………”

类似的抱怨,相信各位家长都听过很多次,故事的主角都是初中的学生。

这可不是巧合哦,这其实是很普遍的"初中现象"!1、什么是危险的“初中现象”?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

还有人认为初中是孩子学习阶段“最危险”的时段,初中的学生往往面临青春期问题,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初中现象”。

对此,曾有一位校长做过一次调查,让本校学生给自己写信。结果收到1000多封信,内容包罗万象,等于是完成一次初中生心理调查。

学生普遍反映学业压力较大,烦恼也随之增多。

所以对于初中的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都要特别关心。

2、“初中现象”的焦点问题

早恋

“不许跟某某聊天,打招呼也不行,每天晚上必须说一遍喜欢我。”

宋女士帮儿子整理书桌,发现一张语言暧昧的纸条,一看便知是女生写的,而有如此语言,说明儿子与这个女孩的关系已经非同寻常。

宋女士本想好好教训一顿儿子,晚上便亲自接儿子放学,谁知在学校门口,她却看到好几对男生女生打闹着,看似关系亲密地往前走。

某中学教育处主任介绍,早恋现象主要集中于初二初三年级及以上,同学之间肆无忌惮地开玩笑,部分男女同学表现过分亲密。

沉迷网络世界

初中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真正接触网络世界,上网最多。尤其是男生,有的孩子放假了几乎整天都泡在网吧里,不停地打游戏,甚至逃课上网。

这些同学往往很难管教,有时即使老师家长们在网吧里把他们带回学校,对其进行教育或者惩罚,也往往收效甚微,没过几天,其中大部分同学就会重回网吧。

有老师在与学生谈心时发现,一部分学生也考虑过沉迷网吧对自己的危害,甚至下决心离开网吧,但往往管不住自己,抵御不住游戏的诱惑。

学习成绩下降

在学习上,初中是一个分水岭,一部分同学在初中进步很快,由成绩中等上升为优秀。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将心思用在学习之外,成绩迅速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

这样的同学到了初三往往很难有所突破,中考的失利难以避免。

逆反心理严重

初中学生的另一特点是开始有了逆反心理。

一些同学对老师﹑家长的批评不再虚心接受,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反驳顶撞,甚至嘲笑师长,越是父母老师不让做的事,他们越起劲,一定要和师长对着干。

3、为什么会有“初中现象”

生理因素

初中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心都会随着逐步成长发生一些变化。

初二学生增加了生物课,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也有着羞涩的好奇。

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性行为,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

在我们身边,性问题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长期以来家长羞于说,老师挑着讲……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同学们产生青春期烦恼。

学习压力

初一、初二阶段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翻开初中课本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与以前的知识相比,初中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

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

这也是初中学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加上很多家长对学业的过分重视,往往造成许多青少年忽视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甚至因为学习而牺牲自己的兴趣。

当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学习一个内容,自然会感到生活的单调枯燥,就特别向往和迷恋外面的世界,常常因抵制不住外界的诱惑,或是沉溺于网吧等娱乐场所。

心理因素

初中学生心理开始发生较大变化。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年幼天真,一般都能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行为乖巧,守规矩。

升入初中后,第一学年对新的校园和学习生活都有陌生感,胆子小,自觉遵守纪律。而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同学们的心理就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们认为自己身体上已经发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经成熟,他们自认为什么都懂,甚至比师长都理性,于是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对家长特别逆反。

初中学生的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

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

4、怎样判断“初中现象”怎么判断"初二现象"的发生呢?请爸妈先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一. 你和孩子关系疏远了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

与小学相比,家长感觉亲子关系“变化不大”的比例在初中阶段明显下降。

18.50%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初一12.52%,初二18.50%,初三17.36%);

6.33%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初一5.32%,初二6.33%,初三6.19%)。

步入初中后,有些学生开始反驳、顶撞老师、家长,越不让做的事越要对着干;有学生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甚至有闹事等行为,自然影响到青春期的亲子关系。

二. 你的孩子还愿意和你谈心吗?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渐渐将同学、朋友作为倾诉心事的首选对象。

有初中学生说:“和父母聊一些话题,比如明星、电视剧,家长不仅不了解,而且还会批评我不务正业。如果不方便说出口的,就自己写完锁进日记本里。”

据调查:初中生向父亲或母亲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0%以下,跟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

总结: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想、去做自己的事情,在孩子的青春期阶段给予有的放矢的关心,切不可通过偷看日记等方式了解孩子。

想了解孩子,一个不错的办法是了解孩子喜欢的音乐、书籍、电影等。

三 你更关注孩子的心理,还是学习?

有学生进入初中后表示,自己的学习任务已经很重了,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做家长购买的教辅书,但家长还是热衷于买各种练习题。

很多初中学生将学习问题归因于客观性因素,如学习难度加大。

但家长多倾向归因于子女的主观性因素,二者对学习问题的归因明显不同。

这种对学习问题的认知不一,自然容易引发诸多亲子矛盾。

四. 你的孩子经常顶撞你吗?

伴随着初二学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他们敢于质疑家长的权威,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盲从,甚至拒绝接受。

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处在一个“暴风骤雨”式的发展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增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渴望获得和成人一样的标准和评价。

而当子女不赞同家长的想法时,半数以上家长都会“和孩子一起探讨”,30%左右的家长还会“想各种办法说服他”。

这既与初中学生“自我调节”的希望相悖,也易与初中学生“努力争辩,说服父母”的方式,产生冲突。

五、 怎样应对“初中现象”

和孩子交心,和老师交流,和学校配合!这三点是关键!

1. 做一个有品位的家长

视人视其友,要求孩子尽量与品行和学习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交朋友,多向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学习。

2. 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

默契配合,无事不成。常和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孩子的教育进行电话或信息交流,互相沟通,共同设计。

要教育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敢于向老师、领导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把矛盾交给家长。

3. 做一个积极而不消极的家长

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是光明的。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进步点,多表扬,多鼓励,多督促。

不说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不纠缠孩子犯过的错。

4. 做一个懂一点辩证法的家长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搞好学习的第一因素是自己。

5. 做一个很细心、不马虎的家长

看重结果,更注重过程。接送时要求孩子带回作业本并认真看一看,促进孩子养成习惯,平时学习要抓紧,不能大意。

注意加强孩子假期中的管理,提醒孩子多接触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学习时间,要利用假期多与孩子接触、沟通。

6. 做一个有认识高度的家长

承认差距,不求统一。文化课的差距不等于能力的差距,不等于综合素质的差距,更不等于未来事业的差距。

不苛求孩子,关键看孩子是否尽了力。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看孩子的品行与修养。

不扼杀孩子的灵性,不忽视孩子的个性,不泯灭孩子的信心,追求孩子的提高,一点一点的提高。

7. 做一个有见识、有修养的家长

当面教孩子,背后论短长。孩子犯了错,决不护短;当面要批评孩子,背后和老师商议、探讨,可论理,也可提意见。

不委屈孩子,不错怪老师。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互相理解,共同配合,达到最后促使孩子不仅改正了错误,而且还有新的提高的目的。

8. 做一个能与孩子交朋友的家长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各种竞赛,明白“社会上最需要的是勇气,最能体现水平的是能力”这个道理。

学会找机会郑重其事的和孩子谈有关学校的事,有关孩子成长的事,有关孩子品行表现和学习表现的事。

相关标签:青春期叛逆期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