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经常听到“课上不讲课后讲”的说法。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这件事是关于教师道德的问题,必须严加禁止。但是究竟如何禁止,对能使教师在课堂上认真讲课,一直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
正是在这种观点的误导下使得很多家长在孩子们学习不好的时会抱怨老师在课堂上不认真讲课,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相同的班级,相同的老师,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一样?是因为学习好的孩子们都去了上了老师课后的补习班吗吗?
在一线上课的老师,或者每天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家长都清楚绝大多数孩子不能通过一两次的课,成绩就有很大的进步。
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考试基本上是学校和教师自己组织的,不能像中高考这些正规考试能真实的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
因此,一些小学生上了个别老师的课后班,成绩很好,根本原因是出题者、授课老师、改卷老师都是教师,而不是老师放学后讲的课有多好。
特别有个别教师以盈利为目的,不惜损害孩子的长期发展,甚至帮孩子们改成绩,反复练习试卷等,这是关乎教师道德的问题,应该受到严厉的打击和处罚。
小学阶段与初高中不同,升学压力不大,但学校也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绝大多数教师不希望自己教的班级成绩不好,因此根本没有所谓的“课后不讲课”。
不可否认,优秀老师教学能力强,教学方法好,全班成绩普遍优异。作为家长也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设计学习,而不是把责任都推到老师身上。
例如,在同一个班级里,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不同,有些优秀的孩子会根据班级的进度来上课,这样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因此,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选择合格的教育机构,进行目标学习,扩大知识广度,提高学习难度。
另一个例子是,有些孩子上课效果不好,很难完成作业,如果父母只准备各种补课,实际上是没有帮助的。
因为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比补课重要得多。第一,让孩子们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要求他自觉地完成作业。如果作业没有完成,可以就不让孩子玩玩具、吃零食。
二是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很多孩子上课效果不好,是与读书积累不足有关。
例如,有些孩子受老年人的影响很大,语言输入不足,很多正规语言听不懂。因此,老师讲课时可能会出现跟不上进度的情况。阅读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跟上教学进度。
第三,养成适当练习的习惯。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孩子来说,适当地做作业以外的针对性练习是必要的。
任何知识点或技能只要一节课就能熟练掌握是不现实的。因此,如果针对孩子的弱点来选择相似的内容进行综合练习,他就能加深理解,更好地学习新内容。
而且,反对增加孩子们负担的建议是不合适的。所以孔子强调“以温故知新”。需要适当的练习。而且,只有孩子掌握了才能在学习上更加自信。
因此,父母不能指望教师仅凭讲课就能使所有孩子迅速提高成绩,还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来制定有计划的学习。
相关标签: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