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姚劲波对学生说的四点忠告,受益终身

2020-07-16 07:12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姚劲波:

特别高兴能够代表早些年毕业的学生回到母校中国海洋大学,参加今天的本科生毕业典礼。当年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毕业典礼远没有现在这么盛大,既没有这么大气的体育馆,也没有全员穿上学士服,更没有举行过这么盛大的仪式。可以窥见,二十年过去,我们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祝贺大家跨越千军万马,通过一次次考试和层层选拔,顺利拿到学位。

二十年前的今天,恰好是我离开学校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非常迷茫,不清楚即将要面对什么样的人生、遇见什么样的人、进入到什么样的行业,总之非常纠结。然而二十年过去了,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站在这里应该要讲点什么好?我想,二十年前的我,在哪些地方得到启示会让我的人生走得更好一点?我想到了四点,把这四点送给在座的同学们。

第一点,不纠结得失。现在回头看,四年的光阴里其实我们绝大部分的纠结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比如我们某一次的考试成绩,考得好还是不好;有没有拿到奖学金,或者是拿到了几等奖;我们选择报考了哪所学校,或是有没有保研成功;我们追求的某个女生有没有回头看我们一眼……时至今天我们回头看这些,都不那么重要。未来也是一样的道理,未来我们的人生里面,很长一段时间,你的纠结、你的烦心所导致的纠结都是没有意义的,希望大家别在小的事情上耗费太多能量和精力。站在未来看现在,我们应该更多去感受并享受大学的生活。在大学里面,同学们之间是没有利益关联的,这种情感是非常天真浪漫的,我们可以在大学里面交到人生最知心的朋友,即使不在一个城市、不在同一个行业领域,我们还会互相往来、互相鼓励。如果每个人能明白,和未来要面对的打击比,现在的打击不算什么,我们就可以真正享受这个过程。学校已经给了我们自信,给了我们自学的能力——至少给了我们怎么通过考试的能力。我们知道怎么样跟老师和同学很好地沟通,我们也有很好的身体。大家带着这些,拿到证书、离开学校,我应该祝贺大家。我觉得学校已经把能给我们的,在四年的光阴里都给到我们了,这本身就已足够。所以,不要纠结,是我送给大家的第一句话。

第二点,持续终身学习。学习不是一个终结,不是因为拿到毕业证了,离开学校了,就可以把书全扔了,不学习了。学校只是教给我们怎么学习、怎么思考。在我们那个年代,我们班很多同学以很高的分考进来,好几个人都是考清华差一两分。我觉得这样的成绩,大家能考上海大,在这么大的竞争里面被海大录取,已经证明了每个人都是优秀的。离开学校到社会以后,大概率不会有人整天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你是学士还是硕士,决定社会对你的看法、决定人生机遇的,大部分还是我们自己的表现。所以离开学校以后,终身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在这个时间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我知道很多人没有继续读研究生,不管是没有考上还是没有报考。对于不读研究生的人,我的建议是: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基本是完全开放的,我们可以在线学斯坦福的课程,可以学哈佛的某一门课程,而且大部分是免费的,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学习很多东西。对于考上研究生的人,我要送一句话:希望大家是真的有兴趣选择你的专业来读研究生,而不是因为逃避就业、不敢面对社会而去学习。尽可能让自己多和有意思的人在一起,多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做一个经常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人。毕业后的前五年,不要过于在意薪资的高低,因为毕业后的前五年很难说谁的薪水更高。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找到我们的热情所在、爱好所在,用开放、求知若渴的心态去学习。下班以后在做什么,可能真正决定我们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离开学校,并不是一个开始的结束,是另外一个开始的开始,我们终于可以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去学习,终于可以实时去检验所学的课程和知识点,我们可以跨学科学习,也可以为了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去学习,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为了让效率更高一点点、让世界更加美好一点点。终身学习,这是我送给大家的第二句话。

第三点,优秀是一种习惯。这是我自己过去二十年面试几千人的经验总结。现在58同城到各所大学招聘的时候,我们所定义的那些“优秀的人”,不一定只意味着考试成绩好,而应该是他/她在某一方面有过人的长处、有克服过困难、证明过自己优秀,哪怕你就是坚持每天早晨跑步,哪怕只是围棋下得出色……总之,只要你有优秀的表现,都会让这个优秀的习惯延续下去。保持优秀的习惯也包括一路上能够做好一件件小事,用利他的心态帮助每一个人,不关注短期回报、站位更高,能够不分内外,愿意多做出贡献。我们见到大量的人是自私的、平庸的、短视的,是得过且过的,所以一个人能够稍微用利他思维,能够认真负责关注结果,这样的人很容易脱颖而出,很容易让你的领导、上级的上级或者平级认为,这个人是值得托付的,当一个机会面临的时候,你是最容易被选择的。在座的各位,你们五年、十年以后,人与人、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差距可能会拉得非常大,大部分人会衬托出少部分人的成功伟大,希望每个人都是这少部分人。我们也做一个测验:假设你可以选择在你们班同学里面找一个人,投资他一笔钱,拥有他人生1%的股份,包括他的薪水、创办的公司企业、科研成果等,那么,你们会选择投资谁?如果班里有位同学想要创业或者他的公司缺人,你是否愿意加入?我们在某次校招里面的做过这个测试,大家的答案都非常接近,都是寻找相同品质的人,并且人与人之间的一点点差距就可能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大家在心里默默测试一下,然后我们来一起见证五年后、十年后,你选择的人是不是会脱颖而出。所以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这是我送给大家的第三句话。

第四点,立更大的志向。昨天我很荣幸地与青岛市委王清宪书记进行了座谈交流,王书记鼓励海大组织筹建海大产业园,以海洋作为其特色。我向王书记建议说,“海大给我们的绝对不只是海洋或者水产方面的特色,是海大人的胸怀,像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咱们海大在很多专业层面都是非常突出的,不仅仅是海洋类专业,包括在管理学、会计学、信息技术等很多方面也很棒,并且海大的工科也都是非常优秀的,所以如果是海大筹建这个产业园,未来面向的一定不仅仅是做海洋相关产业,而会是面向整个社会来提供服务。我们海大的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这充分证明了海大人是有胸怀的,是有远大理想志向的。我们要立一个更加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要想办法让我们的志向是美好且利于这个社会的,而不是眼前所谓的如何挣到更多钱、在哪里能买套房、去考哪所学校的研究生等等。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如何通过努力劳动,让世界更美好一点点,让你的努力和坚韧配得上你的志向。我曾经在海大的麦岛校区(即浮山校区)就读,住在最高的一栋宿舍楼5号楼,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时我坐在宿舍里看着很远的地方,看着楼下面不远处的一排排别墅——当时还是4000多块钱一平,但那个时候我觉得很难,完全买不起。现如今根据58同城、安居客的房产大数据显示,那个地方的均价是七、八万一平。但是,我刚才讲了,你的理想是人生的上限。如果我们立一个远大的志向、远大的理想,即使我们能完成50%,那也是很美好、很激动人心。万一,你的志向真的实现了呢?到目前为止,我面试了几千个人,我始终愿意招聘那些有远大理想、有很大抱负,但是又能脚踏实地做事情的人。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理想是不是真的足够远大?我们有没有开始为自己理想制定计划,甚至开始行动?我们的抱负是不是可以更加狂野一点儿,甚至是更狂野一个数量级?我毕业到今年,正好是二十年的时间,很多人都说那个时代不如当下,但我还是觉得自己赶上了一个特别好的时期——中国改革开放,老百姓从没有钱到有钱、从不消费到消费导向,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也赶上了中国IT互联网的萌芽和崛起。

反之来看,现在社会的很多人,要么是过于沉醉过去,要么是过于忧虑未来,有一些朋友圈的内容总是很消极、特别负面,经常发很多牢骚。但是,有的人却特别乐观,相信很多事情都会越来越好,如果当下的经济不够好,那么会相信下半年会越来越好……这两种心态截然不同,一种是特别消极、悲观,另一种则是特别乐观、积极。心态会影响着一个人的判断,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决定着他们是否会放下对现在的努力及对当下的改变。我认为,每一次变化都孕育着机会,我们每个人应该不抱怨、多反思自身,不断去改善,去挖掘和发现机会。如果说过去二十年是创业的黄金时代,是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那么接下来的二十年,最保守估计也是白银时代,我期待与在座的各位一起见证并分享。我们生活在中国这片热土,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祖国,相信中国的国运与实力。

我认为,只要有变化就会蕴藏机遇,在下一个二十年,还会有非常多的变化产生。比如过去是互联网,现在是大数据、人工智能、5G……我们从制造业驱动、出口驱动,转向消费和服务业驱动,我们从过去的一线、二线城市的狂飙发展,到现如今的三线、四线城市及农村的发展,从国内市场到进入“一带一路”国家,从不足够被国际关注到现如今的世界地位……有的人开始觉得有危机、开始恐慌,有的人则看到机会,甚至采取行动。每个人的看法,决定着他们将如何准备并开展行动。下一个二十年,是大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去感恩并拥抱这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