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中国书法当作艺术,你只看到了它的形式;如果你把中国书法当作文化,你只看到了它的内涵;如果你能看到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哲学思维的结晶,那才没有埋没它的光华。其实它既是《诗经》、《楚辞》、《老子》、《论语》也是《三略》、《六韬》、《史记》、《汉书》更是《市场学》、《管理学》、《政治经济学》。
书法学习认识上的常见错误
1、 必须从***书体入门
多数人认为学书法必须从楷书(唐楷)学起,近些年也有些高手从纯艺术的角度出发提倡从魏碑、篆书、隶书甚至草书学起。更有一些功力尚浅或者根本就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他们自己学过什么就让学生也学什么。其实这些做法或主张都不科学。纵观古今,优秀的教师都是从学生个人的性格、偏好以及本身的书写习惯等方面考虑来给学生选择范本。只要是经过历史长期检验过的古代经典法帖,无论是何书体都是可以用做入门的,关键是因人选帖。
至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还不懂艺术,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进行艺术创作而是学习汉字的书写规范。唐代楷书法度是最严格的,所以毫无疑问,少儿书法必须从唐楷入手。
2、 不要西瓜只要芝麻
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少儿学员的家长,他们不了解中国书法是至高的艺术,也不明白艺术之于人格成长的重要作用,他们送孩子学书法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把字写得端正一些,见效越快越好,以不至于常常受到学校老师的批评。其实,这部分人群完全忽视了书法是伴随着中华文明发展了五千年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历史上的每一位书法大家都是饱学的文化巨人,今人学习他们的书法,其实质是在从一点一画之中继承这些先贤们的才华与智慧。
总有一些人强调自己不需要学高深的,字写得好些就行,实践中发现这类人往往学得又慢又差。原因是他们忘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也就是学高得中,学中得差的道理。换一个角度说,我们把学习的目标值定在100,至多不过能得到十之七八,如果我们把自己学习的目标只定在30,那么我们还能得到多少呢
3、 稍稍懂一点儿就可以教小孩
其他领域也许可以,然而能教好书法课的老师必须功力深厚,必须见识广博,必须阅历丰富,若非如此,不能与先贤们产生共鸣,不能领会法帖与范字的奥妙;自己的水平不够高,自己的见识达不到,又怎能教好学生?况且儿童启蒙是件大事,入门的路都不正,只能是浪费时日,将来怎会有可能登堂入室?所以尽管找到一位高明的启蒙老师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多数书法高手不愿意花时间在教学上),但是在这方面多花些心思是非常必要的。
4、 只学硬笔、只学毛笔
书法艺术本身不分硬笔、毛笔。原始的刀刻斧砍其实就是硬笔书写,后来被表现力更丰富的毛笔取代,近代开始,出于实用与便利硬笔又一度兴起,这些只不过是工具上的变化,其书法本质并没有任何不同。用毛笔学与用硬笔学唯一的区别就是,毛笔较之硬笔在表现力方面更为丰富,仅此而已。
5、 速成书法更实用
江湖上确有一些人打着书法速成的旗号敛财,他们所谓的速成其实是一个文字游戏,一般为速成(象样一些)几个字,或者是快速掌握入门方法,实则离入门还远着呢,更谈不上成功了。金石书画、中医中药、武术气功、京剧昆曲,这些博大精深的国粹怎么可能速成?如果有人认同速成的中医能治好病,那么这个人一定学不好书法,因为此人根本不具备学习书法的智力条件。
6、 又省钱、又省事
有些人练书法用字模,有些人练书法用水写纸、水写布,这些东西看似经济实用,然而对书法学习实在益处不大。用字模的人不知动脑,用水写的人受不到人与纸、墨、笔之间的配合训练。花费了时间,收效极微,恐怕这是既不经济又不实惠。
7、 得大奖很神气
当今成人书法展赛乱象丛生,其积极的与消极的方面都极其复杂,此处不论。我们只提醒一下少儿书法学员的家长,眼下各种名目的少儿展览、比赛、评比其根本的目的十之八九只是为了一个钱字,很少有人真的是为了孩子健康地成长考虑。家长都是不懂专业的,如果头脑冷静的还好,如果是哪一天自己的孩子得到个***奖,一下子高兴得忘乎所以的,您孩子的艺术前途很可能也就就此止步了。
8、 穷文富武,学书法成本低
这种观念千万要不得!觉得学书法投入少,将来学好了可以出人头地,很多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们头脑里还存留有这样的观念,当年本人负责书法自考的时候接待过很多抱着这样梦想来北京求学的考生。且不说书法家仅凭着实力能否出人头地(排除政治、权利、金钱等因素,),如今就是学习书法艺术的花费也是贫困家庭难以承担的。仅有几支笔、几本帖就想学好书法是不可能的,书法学习者需要阅读大量的碑帖、专著、图册以开阔眼界;需要尝试使用各种笔、墨、纸张以摸索创作经验,这些都需要相当的资金支持。学习书法想要完全无师自通也是不切实际的,而拜师的学费也是不小的开销(主要是因场地、税费等经营成本和教师的生存成本不断攀高造成)。这么高的学习成本,如果低收入家庭的人们还打算以书法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其结果必将是为艺术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