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小学生爸爸深夜问女老师“睡了吗”:孩子的“减负焦灼”为何会陷入死循环?

2018-09-25 07:11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社交媒体上,“小学生的爸爸深夜问女老师‘睡了吗’”的话题,引发广泛热议。事情的梗概是,学生家长深夜在群里问老师是否睡了,老师回复“已经睡下”,紧接着学生家长“狂飙”式的追问,“一鼓作气”声讨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并且直接挑明“老师都睡了,孩子却还没睡”。与此同时,群内的家长也随即“炸锅”,并将矛头直指老师,一场“狗血之争”就此展开。

坦白讲,整个事情的经过,就像是按照“段子的逻辑”排练而成的,将“减负焦虑”一下子全盘托出。我们不确切“风波”之后,当事的家长和老师还能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平和的互动交流,但作为当事的“学生”注定会成为成人纷争中的“牺牲品”。

很多时候,“公域中的纷争”与“私域中的恩怨”本就很难分得清楚,尤其在规则不济的社会中更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何,很多家长不敢轻易得罪老师的缘故,因为,他(她)们深知,孩子在学校的处境中,老师们具有绝对的“处置权”,简单的如“座位的调换”,严重的如“无故的批评”。

总之,成人之间的对抗,很容易在孩子身上被放大,并潜移默化的刺痛人心。于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将老师的话语“奉为圣旨”,只要老师强调的,必须执行,只要老师交代的,创造条件也要搞定。当然,这个过程中,免不了一些怨言存在,但多数时候只是“敢怒不敢言”。

如“小学生的爸爸深夜问女老师‘睡了吗’”的事件中,显然这种问题已经激化到极点。否则,一个父亲也不会大半夜不睡觉,在群里公开与老师赌气。甚至,我们笃定这只是一次释放性的对抗,很可能在过往的互动中,就已经形成积怨。

所以,有时候摊开“减负焦灼”的真面目看,我们会发现很多幽暗的地方。只可惜,绝大多数人在看待问题的过程中,忽略判别的基本尺度,显得不客观,不公允。事实上,无论是“家长群体”,还是“教师群体”,都存在一些难缠的“刺儿头”。这就导致,在“减负过程中,总会进入“死循环”。

其一:“减负”是一种大概念,可背后又存在“起跑线”之争。

“减负”的呼声喊了好多年,结果怎样,或许早已不重要。说到底,“理想化的格局”谁都希望落地,但是比起“理想化的格局”,人们更希望实在的结果。只要孩子的“分数搞上去”,能上重点学校,考上名牌大学,该怎样就怎样。

所以,“减负”背后的起跑线之争,就显得日益激烈。政策要求学校作业要少,家长马上就会在课外补习班翻倍偿还。总之,孩子的负重从来就没有轻过。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孩子在周末比平日里还忙碌,各种“补习班”从早到晚不间断。

很多人质疑效果,可能会打折。但是,我们要清楚,确实被“折磨”,被“负重”的孩子,会暂时比别的孩子表现的出色(考试分数),但能不能一路高走,就是个未知的问题。不过,就现在的学生而言,“睡不醒”是普遍情况,“熬夜”也是很常见。

作为家长,多数时候看到孩子“写不完作业”,当然也会着急。一方面担心孩子“身体熬坏”,一方面担忧孩子完不成作业被老师训斥。总之,对于“减负”与“起跑线”的平衡,历来是个头疼的问题。而这种问题,长时间的沉积在家长心中,就很容易导致与老师互动的时候,触发冲突。

其二:老师和家长的博弈,在这个时代早已“短兵相接”。

老师和家长本应该是一团和气才好,可是,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老师好像已经走下神坛,成为纯粹贩卖知识的小贩。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在多数情况下,也只是表面和谐。但凡打破平衡,就会闹到不可开交。

于是,本应该是合作关系的家长与老师,却成为一种制衡下的“博弈关系”。家长背后常讲,现在的老师都是大爷,“惹不起”;老师背后却强调,现在的孩子“动不得”,“碰一下”家长就成为大爷。总之,孩子虽然没有“主动性”,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二者的气势,着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所以,对于类似“小学生的爸爸深夜问女老师‘睡了吗’”这种互动风波,在现行的教育视野中,早已见怪不怪。因为,在教育的初衷里,人们只盯着结果导向,根本没有耐心,去平静的进行沟通。于此,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掀起一阵狂风暴雨。

其三:一切为了孩子”是个伪命题。

有句话叫:“一切为了孩子”。要是不去想背后的责任,好像这是一种爱到深处的表现。但是,就现实的处境来看,“一切为了孩子”往往是在“杀死孩子”。很多人强调,孩子不懂事,就必须强制让他(她)们学习,等长大就会明白苦心。

可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当下都过不好,谁来保证孩子的未来就是美好的。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永远都是互补的,而非谁能替代谁。分数考得高是好事儿,但这并非都是学校的事情儿或家庭的事情儿。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不这样认为。家长觉得,学费交了,老师就要让孩子出好成绩。老师觉得,作业布置的多,是负责任的表现,家长不监督,怨不得自己。这种情况下,“一切为了孩子”就成为大人之间推卸责任的由头。看似都强调为孩子好,可是在内心深处,往往连起码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意识都没有,除却自保和逃离,就是满腔怒火,着实显得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