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
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里怕丢了
自己都不舍得说孩子一句
如果别人“欺负”了他
恐怕全家都要群起而攻之
最近
朋友向Aki吐了苦水
说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了
自己竟然不知该如何处理
一向八面玲珑的她
竟被娃儿间的战争给K.O.了
相信有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往往大人间的战争好解决
一到这些小孩子身上就变得麻烦了
处理稍有不当反而教“坏”了孩子
但如果父母因为受
“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影响
以责骂来对待孩子的懦弱
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相反还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如何解决
怎么解决
看来真的有必要
好好和大家聊聊了
孩子为什么爱打人?
孩子正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他们总以为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不懂得分享、合作,争抢玩具是常有的事。孩子的语言发展滞后,不能用语言正确处理和小朋友的问题,也易发生咬人、打人、抓人的现象。
导致孩子爱打人的原因
1、孩子无意中看到暴力,有打斗场面的电视节目,包括某些进口的动画片,孩子会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场面。
2、家长有爱打人、动作粗鲁等不良的习惯,或者存在家庭暴力。
3、家长工作忙或沉迷手机玩乐,很少照料孩子,很少和他沟通,孩子内心孤独,也会以打人行为来宣泄。
4、铅中毒或其他重金属中毒,导致孩子脾气暴躁和爱打人。
看来孩子爱打人
并非是个“偶然”事件
它可能存在很多原因
这时家长如何处理至关重要
Aki先来说三个反面教材吧
这样的解决方法
不但不奏效
反而还会火上浇油
反面教材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这是许多家长都容易犯得低级错误,教孩子打回去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父母的这种处理方式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谁欺负你了你就还回去!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变得敏感具有攻击性,可能很快就会由挨打的孩子变成打人的孩子了。
反面教材二:让孩子孤立和远离打人的小朋友
有的家长因为这一件事开始变得神经兮兮,时刻告诉孩子不要和打人的孩子玩儿,或者让孩子联合别的小朋友孤立他,其实这样做也不妥当,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如果仅仅因为这个人不好惹,就不和他玩,这其实会使孩子变得懦弱。因为在发生争执的过程中,他们也是在经历、在尝试、在体验,孩子会通过这些逐渐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
反面教材三:忽视孩子的真实感受反而责怪不争气
比起上述家长,Aki觉得这种父母最可怕,这种教育下的孩子最可悲,明明一肚子委屈,回到家反而被父母责骂没用,不争气,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要么行为暴力、要么行为懦弱。
如果你是上述的家长
那么Aki要给你一个“不及格”了
想要晋升为合格家长
那就看看下面这些正面教材
希望你们能从中学到好的解决方法
正面教材一:帮孩子分析发生矛盾的原因
和孩子正面好好谈谈,了解他和某个小朋友发生矛盾的经过和真相,然后帮助他分析其中的原因。有没有自己孩子的责任?对方是故意的还是仅仅无意中伤害了孩子?在搞清楚事实真相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正面教材二:以孩子提出的解决办法为主
相信孩子自己能解决好这件事情,家长不过多参与这件事,以孩子提出的解决办法为主,不要擅自做主,另外,如果这件事孩子觉得已经解决妥当了,就不要再次提起,或者给孩子敲锣边儿,让孩子反反复复,甚至质疑自己的处事方法。
正面教材三:与老师及时沟通就事论事
家园共育永远是幼儿成长的中心点,要首先及时将有关情况向老师反映,让老师做好日常的教育工作。当老师的教育效果未尽如人意时,则可教育孩子用坚强有力的回击来应对这些“成长的烦恼”。
在孩子单纯的世界里
Aki不希望家长过度干预
出现状况时
相信自己的孩子
有能力解决这些小事儿
我们当家长的
做好坚强的后盾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