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当然对做家务也一样。
如果你的孩子正是2到3岁的时候,那你会发现他对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想插一手。
经常听到带孩子的父母或是爷爷奶奶常说一句话:做不得的事他偏做,能做事了他就不会做了。
我想在这里解开对孩子的这个误解,他不能做是谁界定的呢?是我们在给孩子设定他能或不能做的界限。
现在所谓的起跑线让我们的心里很是担心,担心孩子学得不够多,担心孩子学得不够快,但我们似乎忘记孩子的成长是具有他自己的规律的,只有内在化的孩子在将来才更具有竞争力。
很喜欢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那句话: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物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做家务这么简单,这是关乎于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家庭责任感。所以,家长不应该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业,应该多花点心思引导和鼓励孩子做些能力范围内的家务。
1
让孩子愉快地参与家务。
孩子越小,他对事物的好奇心越强,我的孩子现在三岁多很想帮着扫地,于是我们合作,一个人拿着扫帚一个人拿着铲子,他亲切地称它们为扫把小姐和铲子先生,于是我们很愉快地让扫把小姐和铲子先生清理掉我们地上的垃圾,当然孩子的手部肌肉并没有发育到那么精确地就能把所有垃圾都扫进铲子,没关系,我们可以交换。
2
让孩子在家务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孩子都是渴望被赞美和鼓励的,特别是他自我觉得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的时候。那什么事是他觉得比较了不起的事呢?
一是,他平常很少做过的,就像打鸡蛋。我们常常害怕一个3岁孩子会把鸡蛋打得乱七八糟,我们会用哄着、骗着的方式躲过孩子想要自己打鸡蛋的做法。
可是一旦孩子很顺利地打了一个鸡蛋,他一定会高兴得手足舞蹈。这时候一定要给他一个大大的赞美,比如说:你居然学会了打鸡蛋,这个进步太大了,我要告诉你的老师,让你的老师也为你高兴。
二是,他想做的却一直都没做好的那件事,某一天他做好了。比如他用小手指学会了扣扣子。
我还记得我的孩子,为扣扣子急哭了很多次,在扣扣子中他尝试了许多次失败带来的挫败感。
突然有一天,他能顺顺利利地扣上衣服上所有扣子的时候,那份喜悦是小小的身体能承受的最美好的情感。所以一定要记得赞美他,让他的喜悦感能持续发酵,滋养他的生命
3
不要随意界定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孩子喜欢,不给孩子带来危险的事都可以让孩子试着去尝试。
朋友的孩子5岁,经常跟着爸爸去河边钓鱼,刚开始妈妈是极为反对的,认为不安全,害怕孩子会弄湿会感冒。除了第二次出去孩子的确弄湿了鞋袜,一年多了,孩子不光了解了如何才能钓到大些的鱼,还认识了很多种鱼,在学校学画画,老师一致认为他画的鱼最灵动。
在和孩子一起劳动中,你除了收获一个爱做家务事的孩子,你还会收获一个相信你、和你有更多共同话题的小朋友。
经常参与家庭事物,孩子的视野会从自己的小世界看到家庭,看到父母在做什么,看到一个家庭需要做些什么,慢慢地他会懂得他也是这个家庭很重要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