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一个总是让我念念不忘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列车上。
每当看到迎面飞驰而来的列车,儿子都会大声的喊:“妈妈,你看!”
儿子对此乐此不彼,每次看到列车,都会重复着同样的话:“妈妈,你看!”
妈妈也总是给予孩子同样的回应:“妈妈看到了,火车!”
那一时刻,母子俩一直这样,持续着简单的对话。
突然间,妈妈感受到了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再次说:“妈妈,你看!”时,他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回应:
“妈妈看到了,我也很兴奋!”。
听到这句话时,儿子愣住了,呆呆的看了妈妈几秒钟,然后高兴的说:
“妈妈,谢谢你,我爱你!”。
每当想到这个故事,我都会被深深的感动,总是默默的感谢妈妈对孩子的理解,这种理解真好!
思维层面上,妈妈起初的做法是没错的,儿子让他看火车,妈妈很自然的看了火车,并及时的向孩子做出了反应:妈妈看到了。
但,儿子却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妈妈看火车,有的妈妈会敷衍孩子,甚至会强行打断孩子:我知道了,看过多少次了,你自己玩啊!
而,高明的妈妈,则能看到孩子的内心:孩子是兴奋的,孩子希望被人理解,希望被人“看到”。
/ 02/ 当我们还孩子一个懂得,孩子便还我们一个爱
女儿刚上幼儿园,总是希望妈妈陪在身边,幸好学习有规定:刚入园的孩子,父母可以陪着过渡一段时间。
妈妈很乐意陪女儿,请了全部的年假,耐心的陪着孩子。
事不凑巧,一天上午,妈妈必须到银行处理点着事情。
早上起来,妈妈就开始担心,心里百般的忐忑,心想:这可怎么办,那么粘自己的女儿,怎么可能让自己走,自己该怎么脱身,怎么和女儿说呢?
一路上,妈妈心事重重,总是惦记着这个事儿。
当真的要离开女儿,去办自己的事情时。妈妈好担心,想了好多安慰孩子的话。
最后,还是温柔的和女儿说:“妈妈今天有很着急的事儿,不能陪你了!”
女儿:“妈妈,你去吧,早去早回!”
瞬间,妈妈的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事后,妈妈不无感慨的说:“当我还女儿一个懂得,女儿便还我一个懂得。”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当我们全然的为孩子着想时,也便能换来孩子的理解。
妈妈为女儿的付出,对女儿悉心的照料,让女儿感受到了真正的爱,在爱的包围中女儿感受到了安全。
这个安全感深深的扎根于孩子的内心,它在妈妈远离孩子的时候,继续陪伴着孩子,于是,这份爱便永远的留在了孩子的内心。
而,如果妈妈被迫请了年假,却因为各种原因,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心不在焉,各种借口的出去,甚至会因为工作的事情迁怒于孩子。
那么,这种感受不仅仅会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上,更重要的是,能够被孩子的情绪所捕捉。就会出现,看似努力的妈妈,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因为这个付出,是无效的。
/ 03/ 美好的东西无法停留在思维层面
这两个故事都很动人,不光是当事人,也包括我们看故事的人。这期间,并没有多少父母和孩子言语上的交流,更多的是情绪上的理解,身体上的感动。
这恰恰是最深层次的交流,心理学上将人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思维、情绪、身体。思维层面是浅层的,身体是最深层次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孩子很难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情。
所以,要和孩子发生共情,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
而,实际情况是,情绪的描述,从来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并没有年龄限制。
老婆生气了,老公列举了很多不应该生气的理由,并且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但,这不光不能抚平她的内心,反而更遭人恨:老娘都这样了,你还给老娘上课,滚一边去!
你看,此时要的就是安慰,是情绪上体验,是身体上的感动。思维层面的交流恰恰是最低级的。
另一个常见到的场景,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欣赏:
“哇!好美!”
“怎么个美法?“”
“不知道,就是好美!看着舒服。”
通过描述,让他人有这种感受,常常是做不到的。“反正就是好美!”
你看,对感情的描述是非常困难的,这与年龄没多大关系。
对孩子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太迷信思维层面的沟通。要努力进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去感受,具体办法见《拆书-<如何说...>-寻求孩子的合作,这5招管用》文末的心理学知识——进入孩子的“现象场”。
本文,以卢梭的话作为结尾:
冷冰冰的理论,只能影响我们的见解,而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它可以使我们相信它,但不能使我们按照它去行动,它所揭示的是我们该怎样想,而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