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家长叹陪孩子写作业是煎熬,影响亲子关系

2017-11-24 09:15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晚上七点,华灯初上。家长们的吼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回响。

一年级的岳岳刚刚接受完妈妈的吼叫,一边吸着鼻子抹眼泪,一边打开本子重新写作业。二年级的颜佳意埋着头做算术,脸上还挂着泪痕,“大狮子”爸爸正坐在对面,时刻监督着她。

开学两个月,小学生和陪写家长看起来有点“水火不容”。一面是家长诉说陪写作业的辛酸泪刷屏社交圈,一面是华师大出版社教辅分社组织的“爸妈陪我写作业”征文比赛里孩子们天真的“吐槽”直击灵魂。

“妈妈生气得都不让我睡觉,三更半夜还让我写,让我觉得简直就像是碰到了一只正在发货(火)的恐龙,她脑门上都烧起了熊熊大火,好恐怖啊!”

“我家有个母老虎就是我妈,因为我放学回家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赶紧写作业。”

“(爸爸)在陪我学习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凶、很严厉,声音很大,像一头大狮子……”

孩子们笔下,陪写作业的爸妈组成了动物园,吼声与哭声的对峙,也成为众多家庭每晚都要上演的一幕。

家长:陪写作业对孩子和家长都是煎熬

二年级的颜佳意把陪写作业时的爸爸形容成“大狮子”,而在其他时间,爸爸不是这样的。

颜佳意说,平日里的爸爸喜欢开玩笑,经常和她搭乐高、看书和画画,就和家里的小狗一样,是可以一起玩耍的伙伴,“每次学习的时候,爸爸就会很凶,声音很响,我有点害怕,就哭了。”

对此,爸爸颜星华充满愧疚,“本来想和她做好朋友的,结果变凶了,看到女儿哭,我会很心疼,心情很复杂。”

颜星华告诉记者,变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年级时,女儿处于“散养”状态,每天完成校内作业后就自由玩耍,他想着可以让女儿培养自觉性。可一年过去,他发现女儿的语数英成绩都处于班级下游。于是,二年级刚开学,他制定了女儿成绩提升计划,每天安排一个多小时的课外练习。

每天晚饭后,全家进入安静状态,他就坐在女儿对面,检查完各项家庭作业后,就在旁边看书,心思却牢牢挂在做各种课外练习作业的女儿身上,随时注意做题进度,关注女儿表情。

和颜星华有些类似,家长王女士没有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岳岳“严加看管”。可老师最近多次向她反映,岳岳在上课时好动不听讲。在回家仔细观察后,王女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老师要求半小时完成的任务,他两个多小时都写不完。

最近,她开始把每天晚上的时间全部空出来,集中精力全程陪写。握笔方法和坐姿要纠正,注意力不集中时要提醒,拖拖拉拉会批评。当儿子对作业讨价还价时,王女士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一顿高分贝的怒吼后,儿子边哭边重新打开了作业本。

“其实,陪写作业,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种煎熬。”王女士说,为了保证儿子不熬夜影响休息,有时候她不得不“偷工减料”,该读五遍的课文读三遍,“但减量后的学习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三年级旭雯的妈妈刘女士是带着深深的“忧患”来陪写课外作业的。作为中学数学老师,她觉得上海的升学压力不可小觑。

除了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学校作业外,刘女士还要求女儿每天做一定量的教辅书。每次写作业前,她会和女儿制定各自的计划,限定时间完成任务。

旭雯有时候不太愿意做额外的作业,拖拖拉拉,还会带有畏难情绪。这时候刘女士会给女儿讲道理,但多讲几次,音调就升上去了。有一次更严重,她把一本英语教辅书撕成三半,“当时真的情绪很难控制。”刘女士解释道,“在上海,无论成人还是小孩,节奏快,压力大。有要求才会有情绪。如果我对孩子没那么多要求,肯定不会生气。”

教师:一年级孩子需要适应,高年级可慢慢放手

家长陪写作业究竟有没有必要?

事实上,上海市教委一直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的作业情况。早在2008年,上海市教委就出台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它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小时内完成。”

2017年1月,上海市教委又表示,上海正在考虑搭建教学信息化平台,对各中小学布置的作业进行备案,并在平台公示。教研部门将在对备案作业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改进教师布置的作业。

2017年4月21日,上海市教委对老师的作业命题能力又提出具体要求:“能准确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及其评价要求,有较科学有效的本学科设计作业、单元测评的能力,并能掌握作业实施能力、命题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等。”

在徐汇区某重点小学,语文教师陈老师是这样布置作业的:在低段(1-2年级),布置亲子阅读30分钟;在中段(3年级),适当增加一些语文书写作业,比如作文练习;在高段(4-5年级),笔头作业会多起来。

“作业过程中,家长要尤其注意孩子能否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至于对错,我们第二天会批改,这是我们的工作,家长起到督促作用就很不容易了。”陈老师这样解释家长与老师在作业上的分工。

“平常也会听到一些家长抱怨作业多,孩子写到很晚,但很多问题其实出在孩子身上。”嘉定区某双语小学的杨老师坦言,同一份作业,有些孩子可以十分钟完成,有些孩子却要花费一个小时,“时间安排是否得当、孩子有没有拖拉、作业是否难度大……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应及时和老师进行反馈、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杨老师认为,家长对于作业签字应该有正确理解,这是一个学习状态反馈,而不是简单完成任务。

黄浦区某小学英语科目金老师认为,从不进行任何教学活动的幼儿园到一年级,孩子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学习方法上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注重态度多于结果。而到了高年级,随着孩子知识的积累,应该慢慢放手,让他们自己检查作业,增强自主性。但如果家长认为不要有负担就是回家不管孩子,只顾自己看手机、忙事业,孩子的学习最好全在学校搞定,那从目前情况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专家:高效陪读,情绪管理很重要

在采访中,多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总出现拖拖拉拉、注意力不集中、偷工减料、坐姿不正确、字迹不工整、朗读不准确等问题,多次指导后孩子毛病仍未改正,家长就难免控制不住情绪,提高嗓音,甚至大声斥责、大打出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家长陪孩子完成作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自主学习习惯,由父母辅导孩子做出正确的答案,并不能表明学生已经掌握知识,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也会影响学校教学。而且,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往往会“急于求成”,在孩子未能快速、准确完成作业时“气急败坏”,让整个家庭陷入严重的焦虑情绪,也影响亲子关系。

在复旦大学心理学系讲师陈侃看来,事实上,很多孩子都会遇到拖延作业、情绪不好等各种状况,父母不要总是想象别人家的孩子很完美,并拿来与自己的孩子做对比。“爱玩是孩子天性,强制、说教,都不是好的方式。”陈侃表示,不妨和孩子聊一聊,让他们多表达,会更合适。

除此之外,家长的情绪管理也很关键。“儿童在关系中发展自己的情感能力,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模仿。如果家长很情绪化,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如果孩子内心焦虑时,也会选择同样方式对待自己。”陈侃说。

“家长也不要过于自责。”陈侃说,几乎每一个家长,特别是面对一年级孩子时,都会发过火,但一定要注意弹性,就事论事,不可进行人格侮辱。此外,晚上睡觉前应该和孩子进行一个充分的交流,表述自己当时生气的内心过程,这是必要的。

“不同年龄段家长要调整自己陪伴方式和重心。”陈侃告诉记者,低年级主要任务是试验自己的自主性,家长不要什么都盯着,这样孩子就没有空间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了。但同时家长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勤奋持续努力的品质。到了高年级,孩子进入自我同一性的探索阶段,这时家长就不应该还陪着指导学习,要更多地向朋友般倾听、支持、尊重转移,可以和孩子讨论理想、想成为怎样的人,用这个理想激发内在动机,大人要做的是协助和鼓励孩子达成他自己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