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吉他和声连接窍门

2017-05-30 07:45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和弦在单独听的时候,并不代表任何音乐上的意义。只有一个个和弦在乐曲中连接进行的时候 ,才显示出它的个性和音响效果。为什么同样简简单单的几个和弦,有的人用起来就觉得很好听,有的就觉得很一般或者有点怪呢?是什么造成了这样截然不同的效果?

和弦本身的调性特性,紧张度,听觉上的倾向性造成了这些差别。我就最简单的几个在同一调里的三和弦连接进行简单分析,对于初学者在运用中有点帮助。可能在流行音乐的伴奏里大家就已经了解了最最经常出现的和弦连接模式,就是 1-6-4-(2)-5-1,这个和弦进行模式被反复使用了无数次,至今还有很多人用这个模式进行写作,并且写出了好作品。 在这个简单的模式里,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东西吗?从和声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讨论我想还是必要的。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和弦连接的力度问题。单个的和弦只有谐和不谐和之分,但和前后的和弦发生联系的时候就存在另一种情况,就会感觉到这个和弦好听或不好听,有时候会强烈地感觉到某个和弦对另一个和弦有很强的倾向,就是说后面这个和弦必须出现才觉得舒服。那么这种倾向就包含在和弦进行的力度里,如果倾向性越强,和弦进行的力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经过无数人的反复试验和听觉的检验,总结出和弦连接在听觉上产生的效果特性

1。上行4度(或者说下行5度)

例如和弦 c进行到f,或是d-g, 或者bB-bE....了解音程的人就明白了,这些进行就是每个和弦的根音做向上方纯4度的进行。这种进行被认为是最具有力度的进行,大家会在几乎所有的歌曲或乐曲的结尾找到他的踪影---最后两个和弦很少例外的就是5-1的终止进行,5级和弦进行到1级。在结尾处的这种进行也被称作正格终止,最后的这个主和弦在前面这个属和弦(5级)的对比下显得特别稳定。在转调的时候这个进行就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新调的主和弦前面大多数时候摆上了下方4度的和弦 ,也就是这个调的属和弦。在终止式上,如果前面这个属和弦是七和弦的话,这个进行就变得特别有必要,也叫属七和弦到主和弦的解决。如果乐曲被打断在这个属七和弦上停了,你会觉得有东西吊着没有落地。。。。在乐曲的当中也可以用向上4度的进行,不一定是5-1,可能会是1-4,或3-6 ,或2-5等等。有一点我不得不说明,这个进行虽然是强进行,但带有很深的古典气质,你如果用得实在太多,就会有点老气横秋的感觉。。。。。

2。下行3度

和弦C进行到A,或者G-E,或F-D,根音下行三度的进行。这种和弦进行在流行音乐中用得比上一种更加频繁,因为这种进行增加了一种稍稍柔一点的效果,不像往上4度那样强烈。这种特性刚好适用在流行音乐中,顺应听觉,又不显得强硬下行3度的两个和弦中有两个共同音,比如135和613,461和246,就古典的功能和声理论上说,他们彼此之间有类似的功能,613带有主功能,246带有下属功能,有时候可以代替这个功能和弦,613就经常被用在了135的位置,但又确实是在大调里并没有转到小调里去这种进行带有很深的流行音乐的印记,稍稍分析一下简单的流行音乐,就会发现很多和声都是架构在这种进行上的:1-6-4-2。。。。。。低音进行相应的加上经过音,那么低音线就变成了1(7)6-(5)4-(3)2-5-1.
  
  3.上行2度
  
  这个进行也是强进行,典型的就是4级到5级。如果用功能和声理论来分析(功能和声理论虽然老了点,但还是有它的指导意义),这样的进行刚好是顺着功能的。比如1级到2 级,就是主到下属,2级到3级,即是下属到属。。但是这个进行不像3度进行可以一连串的用,连着用的话就觉得有点.....土那么,剩下的就是弱进行了。
  
  上行5度(就是下行4度),上行3度,下行2度。这些进行在古典音乐里被认为不佳的进行,但也不是绝对,实际上很多音乐家都在用。上行5度,比如1-5,5-2,刚好是反功能的。但是有的5度进行却并不在弱进行之列,比如1-5,从1级和弦你可以进行到任何一级和弦,因为1级和弦是调式最稳定的和弦,他不管进行到什么和弦上,都是打破了这种稳定,推动音乐发展,当然进行到5级没问题。6-3也是上行5度进行,也是可行的,情况类似于1-5,因为6级带有主功能倾向。有一个进行却确实在听觉上效果不佳,就是5-2的进行上行3度,比如3-5 ,4-6等。这些进行实际上也是在同功能里的进行,理论上没有禁止,但效果不理想,特别是4-6,6-1,3-5 ,听觉上没有张力,音乐走向弱势。
  
 下行2度,用的较少,但也有例外,特别是4-3,这里是把3级当作了5级来用他的属功能倾向,就好像是4-5。但是5-4,3-2的进行反攻能,也不动听。但弱进行并不意味着不能用,有时候还可以利用它制造一种特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