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6年前的一篇随笔

2015-04-20 07:19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昨天突然发现放羊娃的故事是那么经典。

钱钟书少作《围成》,道出了人性之精髓。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虽为兼济天下之忠言,然以农时喻学业,亦为精确。二十四节气,按部就班,自得硕果,不违农时,王道之始也。

熊克思曾说“我只要比父辈好一点点”。我暗笑此子志短也。

幼时听闻莘莘学子走出象牙塔时皆不谈理想,梦想照进现实,是那么实际。

经济学上常以趋势判断走势,屡试不爽,可见惯性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也从侧面佐证了牛顿的伟大。

初来学府时意气风发,不服教化,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沿着师兄师姐的脚步,我们会到哪里?

放羊娃的故事是那么经典,也那么可怕。

我们要做的就是“比前辈好一点”。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的豪言激励着一代代。

《尘埃落定》里的傻子说“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而我们喜欢做的是违农时,逆潮流,乐此不彼。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再现了校园里多少是是非非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一步一个脚印, 归去来兮!

有人说: 花开花落,在纸上;幸与不幸,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