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番禺区石碁镇石岗东村,孩子生前在番禺市桥华阳小学读五年级,警方初步排除他杀可能“我的英语考了39分,我很后悔前一天不听奶奶的话,下次考试一定会复习两三个小时的……”,这不是一名小学5年级男生的寻常日记,而是他与这个世界的告别语。如今,男童的身体已冰冷,再也无法起来。(11月21日《羊城晚报》)
日前,番禺一10岁小学生在自家窗台上吊死亡。听闻让人有锥心之痛,如金似玉的“花朵”就这样莫名凋谢,也留给了人们无尽的思考,小小少年上吊死亡谁之过?
孩子死因注定是个谜,之所以首先想到的是“英语考了39分”,是因恰逢成绩公布。但这只能是一种猜测,或者说这只能是个重要的诱因而已,一个小学生自尊心即便再强,也断不会完全因英语不及格而想不开。事实上,当天下午放学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闹,也就是说英语考了39分并没有在其心理上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从孩子的“遗书”也可看出,孩子仅是对英语考得不好作了反思,并对今后考试复习作了安排,丝毫没有自杀的念头。至于因犯错误班主任老师让其站了会儿,这也无可厚非,亦无损其尊严,况且教育学生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倒是对学生行为置若罔闻,乃至装聋作哑,才是一种失职。
但并等于说孩子上吊,与考试成绩及老师教育没有一点关系。老师对考试分数的过于看重以及评价方式单一,其实才是一把无形的“伐斧”,而且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起着微妙的作用,伤害着孩子们的身心。这说到底是应试教育还阴魂不散,唯分数论在一些学校很还有市场,学校以此为抓手考核老师,老师就自然把压力转移孩子身上,拼命向学生要“分数”,而这39分定然是拖了班级的后退,这是老师所不能容忍的,“冷眼”相待就自然就自然是客气的了。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尤其是一些差等生在班里便成了“三等公民”,会受到学生歧视,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温度”,而这都与成绩及教师态度有着一定关联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学校、学习心灰意冷,而一旦有外界刺激,就会降至零点,甚或会跌入冰窖难以自拔。
哀大莫过于心死。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在家没有爸爸妈妈的呵护,这对小小少年而言无疑是一种痛苦,甚或是痛不欲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尽管老人也会关爱孙子,但他们代替不了父亲母爱。这孩子萌生上吊的念头,心中的酸楚可以想见,学习上的压力,缺少爱的港湾,感受不到老师、同学及父母的温情,让孩子看不到未来与希望,夜深人静中,有的只是绝望、寂寞袭上心头。这可能就是孩子上吊前真实的心态。
孩子上吊死亡,也许难以找到明确的“真凶”,这就等同于如山的稻草压垮了骆驼一样,究竟是哪一根稻草使其丧命?恐怕谁也说不清,而且哪一根稻草都不会认账。也就是说孩子走上不归路,学校、家庭教育的不足与缺失难脱干系。学校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收获温情、成功与快乐;家长要多关心孩子成长,尤其是长期与孩子分离的家长,要“常回家看看”,多与其沟通,让其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温暖。关键是不能让孩子有失落感,因为爱是教育的基实,化解心中的疙瘩,融化心中的“冰川”,这对小小少年的成长尤其重要。
这值得家长、教师深思与铭记,但愿这样的悲剧不要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