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写的看图说话不符合老师要求,市民章女士怀着纠结的心情把一年级的女儿送进暑假作文培训班学习。而像章女士一样的家长还不在少数,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暑假针对低幼学生开设的作文培训班异常火爆。
早早地就把一二年级学生送入作文培训班,这是鼓励孩子发散性思维,还是过早形成应试“套路”,家长和教育专家对此说法不一。
家长烦恼:
看图说话为何有标准答案
家住杨浦的章女士“被迫”在今年暑假期间为一年级的女儿报了作文班,“上学期末我被看图说话的‘两只熊’搅乱了心绪。语文试卷上看图说话作文的两幅图里有两只熊,女儿一看两只熊的形态不同,就写成‘两只熊帮朋友运水果’,结果老师批注:这是同一只熊。作文部分10分被全部扣光。”章女士说,女儿回家疑惑地问我,妈妈你看,这两只熊是不是长得不一样。为什么我不能写两只熊的故事呢?章女士无言以对,只得以纸张印刷不好搪塞过去。
章女士表示,“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但老师并没有看孩子写的故事,只是根据标准答案进行批改。孩子的天真和想象力直接被扼杀,以后还怎么敢说真话?”不过,暑假里看到有培训机构开设低幼年级的作文培训,章女士在纠结中将女儿送进了培训班,原因是“既然老师给看图说话设了标准答案,孩子如果不学习,作文总要被扣分。”
无独有偶,普陀区某九年制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家长薛女士感慨,有次儿子在看图说话练习里看到拔河、踢足球的场景,就写“孩子们在野营时玩拔河、踢球游戏”,老师评语是“对题目有误解”,原来标准答案是“在运动会上的拔河、踢球比赛”。“孩子的思维是发散性的,为什么评判标准这么死?”薛女士抱怨。
低幼年级小学生是否要写作文?好坏标准如何评判?记者随机调查发现,家长或多或少都有抱怨,有家长认为一二年级孩子掌握的词汇量少,写作时常常遭遇无话可说,也有家长反映,孩子拼音、汉字还没学好,如何从简单造句一下子跳跃到写六句话的看图说话。“以孩子现在的思维逻辑,还没法完全掌握‘因为’、‘所以’、‘但是’这些连词,‘的、地、得’也还分不清晰,有必要这么早写作文吗?”
记者调查:
暑期低幼年级作文班火爆
部分家长的焦虑变成了为孩子报班的实际行动。记者调查发现,暑假里,各类作文培训班大多满员,其中不乏低幼年级的学生。在虹口某培训中心的看图说话班里,绝大多数是“一升二”的学生,甚至还有今年“幼升小”的学生,吕女士说:“我家孩子秋季读一年级,她认字多,简单的看图说话已经没问题了,暑假里让她上上课,就当幼小衔接了,反正一年级就派上用场。”而课堂上,老师就是发一些看图说话的卷子,然后教孩子如何描述这些场景。
静安区一家作文培训机构的王老师介绍,一个班大约有十几名学生,前来上课的学生大多安安静静坐着听老师讲。其实作文启蒙要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有些家长会要求他们让孩子字写好,再学会好词好句,这并不是学作文的初衷。
记者在晨报教育公众微信“上海升学”中发起了对小学生作文的调查,共有130位家长参与其中,在孩子最怕写哪种类型的作文一项中,有56.92%的家长选择命题作文,23.85%的家长选择日记、周记;仅有10%左右的家长认为孩子写作文“没困难”。在何时有必要为孩子补习作文的选项中,有超过五成家长认为,从一到三年级就应该开始上作文辅导课。
专家说法:
首先要鼓励学生去表达
低幼年级需要写作文吗?看图说话为何要设定标准答案?课堂里作文评判标准能否更人性化?
如今家长抱怨孩子作文得不到高分,学生则感慨作文写不出,一定程度是因为学生被“扶着走路”,一定的作文套路束缚了孩子发散性思维和创想精神。写好作文,应当让学生“学走路”,在启蒙阶段不要怕“摔跟头”,老师在碰到学生写作有问题时,不要只是简简单单地退回去重写,一来二去学生会怕写作文。
年轻一线教师方芳则指出,她接触到的部分中高年级小学生已有“套路”思维,比方写学会骑自行车,同样的题材会套到“第一次××”或者“坚强”之类的题目上。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多掌握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