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够尽量发挥长处, 有最佳的表现, 是每个父母梦寐以求的事。可现实中为什么有些孩子表现出色, 而另一些孩子却不行呢?对此, 遗传基因固然重要, 但并不决定一切, 关键在于教育。
1.寻找机会赞许孩子。有信心的孩子无往不胜, 培养孩子自信, 是成功的要素。有一位心理学家常找机会为她两岁的孩子制造成功感。她曾鼓励自己的孩子说:“看看你能不能拿起三件玩具。一件, 很好!两件, 做得很好!三件,好极了!”然后她就鼓掌并把孩子搂在怀里。也许有人说: “这并没什么了不起。”然而, 要知道,自信心是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2.不要责怪孩子本人。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常常是指责性的, 更糟糕的是有些批评带侮辱性。如“ 你真蠢!” “你怎么不用脑子想?”“我的天, 你笨极了!” 如果你老对孩子说他有毛病, 迟早他会信以为真。你可以批评孩子的行为, 但不可批评他本人。在说了“那是错的” 之后, 要告诉他正确动作或做法应是怎样。要让你的孩子知道,要他做什么, 而不是你不要他做什么。
3.了解孩子的长处。人们常常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 而不理会孩子自己的意见和自我评价。心理学家认为向孩子发问时, 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做什么?你喜欢玩些什么?你擅长什么?” 他并没期望孩子列举自己赢得的锦标和杰出成就, 他只希望得到一些简单的答案, 即一些孩子引以为荣的事, 如“我踢球踢得很远” “我历史科成绩很好” “我很喜欢唱歌” 等。有时候, 从孩子的答案中可以得到线索, 从而使你知道他具有某些你从未注意到的才能。那个得意扬扬地告诉你他擅长金鸡独立的孩子, 也许他当不了排球名星, 但是如果有机会, 他或许成为游泳高手。
4.让孩子学会放松情绪。在干一件事之前懂得把情绪放松, 是取得最佳成绩的关键。心情轻松会使大脑更加清醒, 能力就能充分发挥。放松情绪的方法较多, 如教他怎样深呼吸或想一件令自己心旷神怡的事,帮助驱除杂念, 稳定心理, 使孩子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5.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许多父母常抱怨无法令孩子集中注意力,哪怕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对此, 你可以安排一些小的训练, 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如对于年幼的孩子, 你可以唱首歌叫他留心听歌词, 然后问他一些和歌词有关的问题。年龄较大的, 则可以让他看一张写满数字的纸, 然后把纸拿起问他: “最上一行的数字你记得哪几个?”
6.让孩子记得他的成就。把孩子的奖状贴在容易看得见的地方, 让他记得自己有能力表现出色, 加强他再接再厉的决心。但要告诉孩子不要完全依赖过去的成就, 要努力去赢得更多的成就。
7.循序渐进。假设你为孩子定了一个目标, 要在数学科拿得甲等成绩。你可以画一道阶梯, 在最高一级上写上“甲”字, 把它贴在明显的地方。第一级写上“不缺课” , 第二级是“按时交家庭作业”, 第三级是“定时温习、提前预习”。所制定的目标必须以个人为出发点, 这一点很重要。即告诉孩子你的目标是“数学科取得甲等成绩” , 而不是“要比邻座同学成绩好” 。这里需注意的是,当孩子取得好成绩后不能用钱进行奖励。因为他拿到钱后, 高兴的并不是因为取得好成绩, 而是因为获得赞赏。培养孩子成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做父母的要不断给予支持、鼓励, 这样, 才会使孩子有最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