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对于青春期的男孩子,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014-04-27 08:49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谈到青春期,我们都会想到一个词:叛逆。最近我的身边出现了这样一件事,让我又对“叛逆”这个词进行了重新审视。这个男生16岁,读高一,平时对人挺有礼貌,但是有些事总是跟父母死磕。听他妈妈说,他偏科很严重,基本上已经把英语放弃,上英语课时要么玩手机要么睡觉。那天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在班主任的数学课上也玩手机,然后就被班主任发现。根据学校规定,手机是不能带到教室的。更何况是上课玩手机这么恶劣的行为。于是,手机被没收,而他也被叫到办公室接受班主任教育。冲突就这样产生:班主任说了许多关于校规校纪,学生的任务,他的理想或者目标等等,并要求他写一份1000字的检讨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出来。在整个过程中,他基本上一直别着脖子,老师说了什么他一个字也没有听。等老师说完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老师,我的手机!于是,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老师火了。

这个时候老师的态度我们是可以理解的。(1)老师在一直压着自己的脾气耐心劝导;(2)作为学生的一方,既然做错事,那么最起码的认错态度应该有。但是,学生完全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挑战着老师的权威。

据老师的描述,他当时一直克制着自己说:到时候我会把手机还给你。强调几遍后,这个学生也放弃了当时索要手机并承诺写检讨。在他出来时,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当时把办公室的门“砰”地一声关上。他有情绪,老师也有情绪,于是当时老师情绪就爆发了。当即把学生拉回来,克制着自己心平气和教着学生轻轻关门。
    
   其实,这种情形在师生相处过程中经常见到。学生总是会试着挑战一下老师,当老师发怒或者出手治一治时,学生马上又老实下来了。青春期的男孩子总会出现这样幼稚的、别扭的行为。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孩子明明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时,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就像一只炸毛的猫,让它乖顺下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要捋顺它的毛。对叛逆的孩子也是这样,家长一定要心平气和,一定要理性,千万不要用强制的方式,否则孩子会跟你对着用强。

不管怎样,孩子先理性教育。记住,教育的关键是,你的观点必须得到孩子的认同。这也要求父母一定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树立自己的权威:孩子对父母必须是又敬又爱,这是检验一个家庭教养方式的最好的特征——民主的教养方式。这样的教养方式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触及我的底线,我的原则,你再怎样我都可以包容,但是,一旦你超过那个度,那么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承担责任。其实,在人际交往中,何尝不是这样呢?

那么对于上述案例中的孩子,父母可以这样做:

(1)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这样做并不是专门针对他或者对他有意见而借题发挥,对于校纪校规,作为学生应该无条件遵从。并且作为男子汉,应该勇敢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检讨并不是丢面子的事,一方面说明我们敢作敢当,另一方面也给自己一个改变的决心,请全班同学见证。

(2)给孩子灌输理想与目标的观念。今天的每一步决定未来。所以,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然要经历一番沉淀。这个要慢慢引导,不能着急。

当时我是这样跟那个男生的父母说的。昨天他的父母说,孩子也听从了劝导,保证会尽力改正,并沉下来学习英语。希望这个孩子学习进步,真正成为一个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