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熟能生巧

2014-03-25 09:14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解牛》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北宋.欧阳修《卖油翁》

庄子里技艺高超的庖丁和欧阳修《卖油翁》滴油不漏的老翁告诉我们熟能生巧这个道理自古有之,高中时我老师也说过“高考就是在规定时间内的一场做题比赛,虽无硝烟却很残酷”如何赢得这场比赛——多做多练换而言之:熟能生巧。
  
     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比如一个英语单词第一次见,只能认识它知道他的基本意思,第二次再见可能我们又忘了他的基本意思,这时候不要着急拿出字典,重新查一遍或者看看自己上次的笔记,记住它!如此反复几次定会牢固,然后就可以熟练运用了,每次遇到它不要懒得去查不要得过且过,不放过每一次对它熟练地机会,一个单词如此,同样的语文上的一个成语,比如三人成虎,刚开始学的时候一般人都认为是“人多力量大”的意思,不怕第一次这样认为不要紧,等第二次的时候知道他的正确意思是“传的多了谣言也会成真”。第三次第四次你看到时会惊奇的发现成语正确的意思会立马显现在脑海,形成条件反射。这样你已经正确掌握了,然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应用它了。

一个单词,一个成语,一个公式,只有熟悉它,熟练运用他最终才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