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短裤和内衣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坏人的秘密需要告诉家人或老师,坏人可以欺骗”……近日,扬州梅岭小学西校区发布了“新儿童守则”,和传统的中小学生守则相比,许多家长觉得“很接地气”,安全教育更是成为亮点。
目前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如何?记者在南京多所小学的低年级学生中做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安全意识。不过有老师指出,真正遇到问题时,未必能够冷静面对。有家长表示,现有的中小学生守则有些空洞,应该多一点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
扬州《新儿童守则》
具体简明,防性侵是亮点
2月17日,梅岭小学西区校发布校本化《新儿童守则》,这份在教育专家眼中和国际接轨的《守则》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新守则分为安全守则、校园生活、学习活动、团队活动四个部分,有“穿短裤和内衣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坏人的秘密需要告诉家长或者老师”等非常接地气的提示。梅岭小学西区校副校长刘志彪说,新守则打破了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每一条都很具象,便于记忆,也便于孩子遵守和执行,比如孩子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拒绝、骗人、不守诺、不见义勇为、不讲礼貌,同样也要注意安全。
[老师分析]
纸上谈兵多,实战操作少,
安全教育还该多一些
高年级同学的表现让人十分欣慰,低年级同学的表现让人欣慰的同时,又多了几分顾虑。在有些问题上,百分之百的同学知道遇到问题如何正确解决。也有些低年级孩子会分辨不清个别问题。
对此,有老师分析,安全常规问题,老师和家长都反复强调过,孩子们都知道该怎样做。但由于孩子年龄小,辨别能力有限,又缺少实战经验,绝大部分孩子还处在纸上谈兵阶段,很多时候,孩子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未必能够冷静面对,这才是问题的根本。说到底,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加强安全教育还是不能松懈的事,也建议小学教育中安全教育的内容能更多一些。
有人敲门,答出爸爸名字就开门
南京的小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如何?在危险的时候会不会保护自己的安全?记者在老师的协助下,分别在新城小学六年级、宝船小学一年级、南京大学附属丁家桥小学一(1)班进行了安全问题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在校、在家和在公共场所遇到的各种情况。
新儿童守则如何接地气
新儿童守则(部分)
第一课安全生活守则
1.吃东西之前先洗手。
2.拒绝喝陌生人的饮料,拒绝吃陌生人的食物。
3.穿短裤和内衣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4.走路时,走道路的右侧。在以下场所不能奔跑和打闹:楼梯、走廊、教室。
5.自己遇到危险及时寻求家人、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帮助别人摆脱危险时,先要考虑自己是否安全。
6.如果感到很疲劳或身体不适,不论是否在上课,都应立刻告诉老师。
7.坏人的秘密需要告诉家人或老师,坏人可以欺骗。
9.重要的东西要放在安全的地方,自己的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桌子抽屉不安全。
中小学生守则
(关于安全生活部分)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据了解,目前我国没有单独的小学生守则,从2004年开始,和中学生合用《中小学生守则》。而这本由一个学校开发的《新儿童守则》,对孩子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条款,也不像传统守则那么空洞抽象,它的条文简明,孩子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很接地气。而将防性侵等安全教育的具体条例放进校园守则,这在国内并不多见。
[家长教育]
各有各办法
让孩子有安全意识
穿泳衣的部位别人不许看不许摸
-白女士,公务员,女儿5岁
基本的安全我都讲过,比如不跟陌生人走、严格按照红绿灯过马路等,还有就是,穿泳衣的部位别人不许看不许摸,我觉得,女孩子早早学会拒绝别人的亲和抱,对于自身的成长绝对只好不坏。我们的电话号码,还有110、119、120,这些都让她背了。为了检验效果,她爸还曾经试验过一次,在商场里趁她不注意躲了起来,后来是一个阿姨帮助她,她告诉阿姨她爸的电话号码。现在,我家闺女对陌生人已经有很大的警惕心理,过马路如果我没在意闯了红灯,她会很生气。
[最新动向]
《中小学生守则》启动修订,
关注生命安全
教育部新闻办近日透露,教育部已经启动《中小学生守则》修订工作,原有太过模糊空洞或者要求过高的条款将予以修正,守则将更加突出针对性,关注学生生命安全、爱护环境等方面。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沈曙虹就在其微博上提出,《中小学生守则》应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表述出来。建议《中小学生守则》分开修订,其中,小学生守则修订重点应放在安全而健康地成长方面,中学生守则重点应放在规则意识与社会责任上面。
教育部新闻办透露,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中,一大亮点就是将突出简明性。在突出针对性上,守则将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生命安全、学习生活、社会和国家责任、爱护环境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