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踏上语言之路,注定大家是要打一场长久战。众所周知,语言伤不起。这样道来:一旦碰了它,可就是要兼有两种上瘾般的态度,要么一直揣着抖着,要么彻底废弃搁置。
第一种情况大多数的语言专业学子深有感触,如对我们吃饭的家伙稍有怠慢,那它神奇迅速般的退化进度让我们着实害怕,所以逼得大家不得不时时刻刻侍奉,善待。
第二种情况也是不少学习过语言的同学有过的感受,因为各种繁杂事务对它不够重视,那么在不久的期间,它也会毫不留情的挥挥衣袖,离我们而去。
在教学路上遇过不少学生了,底子强弱,兴趣浓浅,决心坚定或意志涣散,开窍或一根筋的学生们形形色色。但是凡是不超过24岁的学员们都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望尘莫及——扎实的记忆功底。这个一点也不假,当某位学员在我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复述一片文章,并且接近以背诵的效果,总是会让我欢呼雀跃一小阵子,同时感慨年轻一代的记忆能力,这时候老师的确应该加一把火候,鼓励赞美起重要作用。告诉他不能浪费自己"独一无二"的背诵优势,“诱导”他多去记忆,多去背诵,现在吃的苦将来绝对被证明是一笔惊人的财富。这一点我遇到的孩子们做的都很是满意,但接踵而来的问题不可小觑。遗忘的速度也是令人吃惊,有时更甚于记忆。不过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人的记忆曲线和波动都是根据个体而异,记忆速度和遗忘速度会呈现正比或者反比,当然有人说记得越快,忘得越快,也不是最科学的,不过被验证的研究的确表明年纪偏小的年龄记忆波动会更跳跃,也就是遗忘的速度会超过较为年长的人。的确有不少学生会沾沾自喜的告诉我,自己在前一天背诵了多少单词,记住了多少表达,而且第二天上课听写和反馈的效果着实令人欣喜。记住,绝对的陷阱。按照记忆曲线,如果在3天内没有对学生做出重复听写的要求,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人能够完整的记住所有他已经记忆过的知识。
其实解决方法大家都会想到,只是执行力度太欠缺。不过,优秀的人鲜有天生是很勤快的人。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话一点不掺假。针对遗忘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必要既充分条件,循环记忆。同样的内容分布均匀,每天温故,隔天再温故,加深记忆深度,到最终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简单举例来说,早上8点到10点是个最佳记忆时段,这时候背诵快,效果好,但不代表知识已经化为己有。中午12点午饭之前,花个几分钟再温习一遍,一点不费功夫。因为这时候早上背的50个单词已经遗忘到60%的程度,大家可以亲身试验。经过一下午的洗礼,早上8点的50个单词的成果能保住20个(若中途不复习的情况)都算是大家功底好,这些数据都是很多例子取证得来。所以在下午6点左右,再做第二次的复习。倒了晚上睡觉前,大家绝对不能放过这个夜晚黄金点,虽说大脑在早上的效率是最高的,但是睡前记忆也早已被科学的验证了其俱佳效果。总是听人说,有的事情会想过电影般在脑海中经过,这个真是有道理,那大家就一定不要浪费了自制电影的过程,把我们白天辛苦记忆的50个单词再来一次终极回顾,过电影般的在脑海里实实在在的温习一遍。这样的工作建议在一周之内重复3到4次,时间按照自己的习惯去设定。
相信按照这样科学的循环记忆方法,大家想忘记都难。任何知识学习的初期都是需要模仿来完成,模仿的化身既是记忆,话说不提倡死记硬背,但是语言有时候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劲头,不过大家可以完全放心,经过了枯燥的记忆阶段还有艰辛的循环记忆阶段,它会服服帖帖得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