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开征求意见的“减负”十条规定引起社会很大关注:招生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零起点”教学、不得加快教学进度……一系列措施让社会各界充满期待。
但在家长、老师和学校各方看来,减负已经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家长 不敢减负怕孩子跟不上课程。“看到孩子这么小就这么忙碌,我也心疼。”北京家长熊丽表示,“但孩子们轻松了,到了升初中的时候咋办?”他的担忧代表了大部分家长的看法,为了可以进入一所优秀中学,从课业到特长,加班加点学习成了家常便饭。
长春第二实验中学的学生家长林立说,就自己之前的实际经验来看,“减负”的结果是换汤不换药。“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张罗着‘减负’,结果孩子一个班也没少学,无论是哪个升学阶段,不都得拿考试成绩说话吗?”
“减负”让人轻松不起来,即使“减负”规定出台,也没多少人遵守。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许多家长也表示无奈。
长春家长顾梅就不觉得“减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暑假里,她给念小学5年级的儿子找了一家口碑较好的英语培训机构进行辅导。顾梅对记者说,如果按照新规,孩子在学校的时间缩短的话,“一定会给儿子报辅导班”。“因为班上同学都报,我担心儿子不能光靠学校就能学会所有的教学内容。”她说。
一位孩子在北京小学上学的家长说,早在“减负”十条出台之前,该校就实行“快乐教育”,每天没有纸本上的作业。“但我担心他初中跟不上,就天天自己给他留作业。”
还有一位北京家长对记者说,虽然规定升学不依据考试,但是许多热门中学早已将这项业务外包给一些课外辅导机构,学校凭借机构出具的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课程贵,考试难,孩子累,可有什么办法呢?”这位家长说,“总会接到这些培训机构的电话,孩子叫啥,在哪上学他们都门儿清,都不知道怎么泄露出去的。”
老师 高考在前 减负似乎是空谈
能不能减下来,规定能不能落实,是许多一线教师对于减负规定的疑问。当高考的指挥棒牢牢掌握着孩子的命运时,减负似乎真的成了空谈。
“减负十条出台后,我和很多学生一样,很兴奋。这确实是这么多年减负工作中,步子迈得最大的一次。”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教师蒋礼说,“现在的孩子太累了,希望教育部门能真正加强监督,把措施落到实处,还他们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蒋礼说,之前往往是学校这边给孩子减负,家长就给孩子加课。“现在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课外补习班要上。为了上个好学校,将来找份好工作,家长只能狠心逼着孩子学。”
山西大同市实验小学的一位老师说,许多家长都希望学校的老师可以在课外办一个辅导班。“教育部门有明文规定,不让教师在校外开设任何形式的辅导班,但家长总怕课堂上学习时间不够,真的很无奈。”
在蒋礼看来,不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不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学生还是会“每分必究”,负担仍然减不下来。“从小学到高考,这是一个连续性非常强的教育过程,小学减负了,中学课程仍然不变,家长怎么能让孩子放下负担?”
“不少学生对我说,假期报那么多班,累都累死了,回到家里还有一堆作业等着。放假比上学还累。”长春市一所小学教师孙斌说。
校长 担心“减负”砸了学校招牌
长春市一位小学校长直言,现在很多学校追求升学率违反“减负令”,校长担心“减负”把学校的牌子砸了,负不起这个责任。同时有的学校里学生成绩与教师绩效工资密切相关,老师负担减不下来,学生的负担又怎能减下来?
长春市一位不愿具名的基础教育处处长对记者坦言,其实中小学减负是个顽症,年年都在抓,年年都抓不好。按道理来说,应该中小学一起减负,但是现在“减负”十条只针对小学,是不是就给人一种错觉,中学就可以“不减负”,可以加量作业了?
当问到是否会按照“减负”十条去落实时,这位处长表示,各省都不出头,但各省也都不会落后。
专家 减负缺少有效果的实际行动
“在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情况下,减负不可能一蹴而就。”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杨卓说,“减负缺的不是形式主义的口号目标,而是有真实效果的实际行动。”
“负担过重,不仅让处在发育期的孩子身体劳累,还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教授董青华说,“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更多偏重的都是儿童的认知层面的成绩,而对于儿童心理层面的关注长期缺位。”
董青华说,现在的孩子通过各种渠道接触的事物要比过去复杂很多,波及心理层面的影响更加深刻,巨大的压力和关注缺位,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易信使北京家教中心老师说,减负是个“一揽子工程”,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事情,需要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然这个规定可能和过去的许多减负政策一样最终被架空。
相关标签: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