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陪读父亲和女儿上同一所大学

2013-08-20 07:34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今年高考本专科录取已经进入尾声,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迎来一对父女新生:父亲考了296分,女儿考了270分,都是文科,填报的都是会计电算化专科专业。

父亲为何陪女儿参加高考?昨日,记者采访了这对父女。父亲姓苏,43岁,他说女儿性格叛逆,自己放心不下,被迫一路保驾护航;女儿今年16岁,她则表示,父亲一直没有给她足够的成长空间,总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她,不懂得放手,现在更是要陪她一同上大学,让她备感压力。

女儿在哪餐馆就开到哪

“女儿聪明可爱,但比较叛逆。”苏先生说,他是公安县人,1993年带着家人来汉打拼。十多年来,女儿在哪儿上学,他就将餐馆开到哪儿,一切围着她转。

小学一年级,女儿在汉口高雄路附近上学,非常好动,也不听讲,每天忙完餐馆的活儿,他都要为她补习功课。二年级时女儿转至青少年宫小学,他便承包了该校附近的一家单位食堂,同样紧盯着女儿的学习情况。一直到小学五年级,女儿的学习成绩都是班上前三名。

五年级时,女儿对足球感兴趣,在武汉青少年宫学习踢球,后在一场比赛中被东西湖吴家山第三中学女子足球队教练相中,跳级进入该校上初中,之后又作为体育特长生进入吴家山中学。

苏先生随即把餐馆开到了吴家山。女儿上初中前的暑假,他2个月教完六年级的课程。女儿上高中后,他感到有些吃力,便买来资料自学,再辅导女儿。

“我参加高考,也是为了激励她好好学习。”苏先生说,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之下,女儿的叛逆有所收敛,学习也更认真了。

也曾放手最终选择坚持

苏先生说,十多年来,他也感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曾想过放手。初一上学期,他没管女儿的学习,结果她的成绩直线下滑,他只得重新念起“紧箍咒”,女儿的成绩才有所起色。

高一上学期,他又尝试放手,女儿的成绩再次下滑。高二上学期时,他因家事回到公安县老家一个月,结果女儿经常逃课上网,他便将她带回老家,自己在家辅导,期中、期末回校参加考试。高二下学期,女儿不愿再上学了,他于是一横心,独自前往北京打工,几个月后,他放不下对女儿的牵挂和关爱,离京回汉,陪女儿开始高考前的冲刺。

“我已经力不从心了,等她到了18岁,我就真的不管她了。”苏先生表示,家人亲友多次劝他不要再这样管着女儿,但他担心女儿走偏人生道路,父亲的责任让他一直坚持了下来。

“如果她听话,我在餐饮方面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回想自己的陪读岁月,苏先生说,为了女儿,他放弃了自己的追求和生活,十多年来几乎连电视都没看过。

“我没有上过大学,这次能够考上,除了陪女儿,也算是圆了我自己的大学梦。但我还没有最终决定是否真的上。另外听说进校后可以调专业,我想改读土木工程,为以后做土木方面的工作做准备。”他说。

专家建言培养孩子独立

“叛逆的孩子我们见得比较多,但这不完全是孩子的原因。”东西湖吴家山第三中学女子足球队的韩教练说,苏先生的女儿开始时比较乖巧,后来变得叛逆,可能跟家长对她的期望过高、给了她太大的压力有关。

苏先生的女儿说:“我很感谢爸爸十几年来的陪伴,也知道他为我付出了很多,但我比较排斥他的教育方法。从小我就想独立自主,他却没给我空间,现在还要跟我一起上大学,让我压力很大。他应该多听听我的想法,该放手时就放手。”

“这位父亲很伟大。”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叶显发说,在女儿比较叛逆、社会诱惑比较多的情况下,他能够放弃自己的追求,全身心引导孩子完成学业考上大学,非常不容易。

不过他也表示,所谓叛逆,其实是孩子的主张得不到满足,不一定就是错的。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们。在普遍以分数论英雄的当下,所谓人才观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反思,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多元化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