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晨刊报道,前两天晚上20时30分许,一名农妇急匆匆跑进南谯区章广交警中队大门,神情憔悴地找到民警:“警察同志,请你们帮忙找找我儿子,他一个人钻到后面山里了。”
民警询问获悉,该农妇在儿子高考后曾答应:“达上二本线,就奖励一部‘苹果5’。”儿子争气果然考得不错,可她到街上一打听,一部“苹果5”要几千块钱,实在吃不消。儿子听说“苹果5”泡汤了,一气之下跑出家门,钻进漆黑的山林。
这名农妇阿花(化名),因为丈夫在上海打工,家里的五六亩地和还在上学的儿子小虎(化名),就全部交给她打理。今年小虎高考,阿花平日里就对他有些溺爱,高三期间更是疼爱有加。她独揽家务活,给儿子腾出时间好好学习。
高考一结束,小虎就向阿花提出要求:“我也快是一名大学生了,妈你给我买个‘苹果5’手机吧。”阿花认为,一部手机也就几百元钱,当场答应:“只要达上二本线,就给你买。”
孩子倒也争气,成绩很快出来了,二本线绰绰有余。小虎提醒妈妈去买“苹果5”,阿花拿着儿子写的小纸条,跑到镇上手机店去打听。店主一听要买“苹果”,回答:“我这没有‘苹果’,滁州有卖的。”“大约多少钱?”“你买苹果几?”阿花翻出儿子的纸条,回答:“他写的是‘苹果5’。”店主推测:“5000块钱朝上吧。”
阿花吃了一惊,回家后小心翼翼征求儿子意见:“隔壁姑娘今年也上大学,买的就是个200多的诺基亚手机,我们不买‘苹果5’可成?”小虎一听勃然大怒,嚷嚷道:“人家还买苹果三件套呢!现在没有个好手机,在大学里根本没有面子!”说完,气得跑进山里。
几名民警找上几个联防队员,各自打着手电筒,朝山上寻去。一位民警走出200多米,果然发现一个小伙子,挥舞着一根木棍,对着树枝草叶乱砍乱打。民警上前劝慰,他显得很不服气:“没有好手机,到校园里也不好看,同学也会看不起我。”
室后,阿花悄悄告诉民警:“他爸在外吃苦打工,钱哪是那么好挣的。真不行,我过两天晚上跟他们出去逮蜈蚣,卖几个钱,看能不能给他买那个好手机。”
据了解,近些年来每到暑期,都是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的销售旺季,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家长为考上大学的子女所购买。孩子远离父母上大学,购置一些新的物品本无可厚非。然而过度消费、盲目攀比,对于这些准大学生或许并无益处。进入大学,步入“小社会”,为更好的学习生活,确实需要准备一些必备品。可是,青年学生一定要分辨出什么是必备品,什么是奢侈品。
对于家长来说,更应量力而行,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切勿空头许诺,助长孩子攀比心理。(李琦 记者包增光)
相关标签:准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