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碰到一个小男孩,4岁左右,身材瘦小,尖尖的脸庞上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时流露出一丝忧伤。我感到十分惊讶和好奇,同时也立马意识到,这是一个感情细腻而敏感的孩子。我和小男孩一起玩,偶尔摸一下他头,不一会他就主动跟我说话,找我和他玩。我和孩子打交道的经验并不多,他的友好和信任让我十分惊讶,同时也让我想起一句话“抚摸即是爱”。小孩子很简单,只要你跟他玩,只要你不时地摸摸他的头,牵牵他的手,他就把心交给你了。因为玩与抚摸,代表着接受与爱,他感受到了,自然就对你开放,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很多言语。我和小男孩建立了比较友好的关系,但如果以为关系就稳定了,那真是大错特错。我和小男孩一起看一位爷爷写毛笔字,他不小心碰到爷爷的手,字写歪了。我便拉着他的手小声说:“不能碰到爷爷的手哦,你碰到爷爷手,字就写不好了”。没想到小男孩马上转过头来,“恶狠狠”地说:“走开,打你!”并把手举起来。我很纳闷,我们的友情怎么瞬间就蒸发掉了?但当我看着他的眼睛时,看到的却是恐惧。我的心一震。对大人来说,小声的“不能”或许只是告诫,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小孩子并不知道,他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程度,可严肃的语气足以让他产生你在拒绝他的想法,他以为你不接受他了,不要他也不爱他了。我们大人在犯错误时尚且会找借口避免受责,更何况小孩子呢。他为了保护自己,使出的策略便是“恶言相向”。意识到这一点,我立马用手点了他一下,笑着说“我碰到你了”。他刚开始还“怒目相对”,我继续点他,跟他玩,他便笑逐颜开了,要追着我跑。我们跑到室外一个小栏杆前,停下来看小瓢虫,他跟我就说起话来,突然说道,“家里只有我和妈妈,没有爸爸……”说着,眼神跟着暗淡下来,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的眼神里含着忧伤。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只好摸摸他的头说,我们一起回去看爷爷写字吧。回到爷爷身边,我提醒他小心,别碰到爷爷的手了。这一次,他很乖地点点头。后来他从妈妈那得到几个枣子,还特意拿着一个跑到我身边,塞进我嘴里。这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幸福。接受与爱,是与孩子打交道的第一原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