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又到了总结的时候。地理是一门小学科,很多人不够重视,有的老师也不把地理放在眼里,总知一句话:使劲背就完了。其实地理可考点很多,变化也比较多,易信使权威老师研究近年来地理考试试题,可以发现地理出题的一些特点 。
1、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规律的考察
高考作为高中阶段的一个总结考试,必然会覆盖学到的整个知识面,面上的广度必须是要掌握的,地理也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会出现特别难的题,看不懂的偏题、怪题,因此要想得分必须要掌握我们地理课本上的每个要点,做到一个面上的覆盖,将基础分收入囊中。比如2010年高考第36题,利用澳大利亚为切入点对基本的地理学知识进行考察,适当加入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做好这道题。
2、创设中心问题情境、关注主要能力
利用地图、图表分析等方法,对地理知识进行考察,设置一些情景,进一步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色,查的主干知识有: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区位分析与产业转移;城市区位因素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球运动地理意义,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及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区域发展方向,海洋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选修主干知识。比如北京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1题,通过“南天一柱”的图片找到一些地理作用发生的痕迹,既检查了旅游地理又覆盖了地质作用,一举多得,覆盖的知识面很广,需要对地理知识有高度的综合。另一方面地理学科考查读图判断区域及其空间位置,地理分析比较、判断、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学科基本知识与方法(比较方法等)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等。
3、试题主题、情境设置与社会生产生活现实相联系
关注社会发展,具鲜明的时代气息。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与能力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强调学以致用,充分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及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体现地理学科价值所在。例 2011年北京卷中的问答题“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
4、渗透新课程理念,体现高中新课改的目标要求
试题设置新情境、新材料,不拘泥于教材,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考查考生地理学习思维过程与方法,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过程与能力,"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为地理试题解答的思维主线,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多角度思考比较探讨地理现象与问题。
在答题过程中,学生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归纳如下:
1、审题不清,很多学生在答题中容易犯的毛病,舍不得多花几秒钟在审题上,比如"比较……差异"部分学生既写相同点,又写不同点,甚至写出题目没作要求的气温特征,认为写得越多越好,故意没有条理的堆在一块,画蛇添足;把生物多样性理解为有利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没有注意到"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向"中的不同;部分学生对城市形成与发展条件理解出现偏差,答案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时没能从围绕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展开分析等等。
2、部分学生气候方面的知识基础不够扎实,不少学生误写"东南季风"、"东南信风"、"副热带高压带";对迎风坡、背风坡判断不准确;部分学生把河流流经作为影响降水成因之一。
3、不用学科专业术语答题,口语化严重,比如很多学生答题时忘了“太阳高度角”、“海陆热容量”等地理基本概念和术语来作答,而用“太阳照射弱”、“海水太多”等口语化词汇。另外地理语言表达能力不高,出现"降水年较差"、沿海写成"临海";把中南半岛写成"深居内陆";把降水量写成"径流量";个别学生出现词不达意或者不知所云现象。
4、概括归纳能力不高,如比较降水特征的差异时,没能归纳出甲地的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而讲到题目没有体现的降水年际变化;答降水的季节变化大的特点时具体化到各个月的降水量比较;归纳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概括不到位,没能写出"河口三角洲"而写成"沿海分布"或"沿湖分布";回答成因也出现多答现象,不管不是不原因,都往上堆,而且条理不清晰,写出一堆,给判卷也带来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