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高校选修课花样百出 “潮”课能否寓教于乐?

2012-07-29 07:16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三国杀”卡牌游戏成为美国某大学的选修课,厦门大学拟开“爬树课”,“哈利波特”也可以与科学联系起来开课程……近日,这些被称为很“潮”的选修课层出不穷。高校开设新奇选修课到底是教育的新思路,还是哗众取宠?

高校选修课花样迭出

“厦大准备开设爬树课,已经在本部后山寻找场地。您没看错!是爬树课!!!”7月22日,名为“厦门大学微博协会”的新浪微博用户发布了这则消息,并称这门课程将教会你:如何安全地爬上任何树,并在上面自由移动,甚至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

虽然这门课程目前还在“酝酿”中,却已经在网络上引起了众多关注。不少网民就说,针对青少年逃生技能匮乏的现状,这一课程既能锻炼学生的体能,又能学习应付灾难的常识,这样创新而又实用的课程应推广。

事实上,“爬树课”并非厦门大学的原创,美国就有大学曾开设过类似课程。而相比于国内,国外的选修课更是“奇葩频出”。据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已经开设了选修课“探索三国:中国经典小说与‘三国杀’桌游”。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这门选修课拟于2012年秋天开课,采用分组学习等方式,完成后可以获得2个学分。

其实,另类选修课在国内也并非首例。2011年,广州大学新辟一门选修课“生死学”,在课上让学生写遗书、立遗嘱、撰墓志铭。2012年,一门“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的课程也出现在中南大学的公选课科目中。据介绍,这门课程拟定有20章内容,通过集合柯南动漫中出现的一些化学元素,如毒素、酒、茶水、花粉等,讲解化学原理。

在中山大学医学院的选修课程中,还可以看到一个名为“哈利波特与遗传学”的公共选修课,对选课学生的要求为“对《哈利波特》小说或电影有兴趣”即可,课程将流行小说电影中的情节和深奥的遗传学理论联系起来,被一些网友评为“神级选修课”。

“潮课”源于推陈出新

很多同学反映,“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是现下高校颇为流行的一种说法,而在一些大学中,冷门的、艰深的选修课,如哲学中的“集合论”、材料科学中的“纳米碳”、高分子材料中的“超分子”等课程,还可能面临着因选课人数不足而无法按时开设的窘境。上海一家大学的某大三学生说,自己曾选择了一个名为“现代文学思潮”的选修课程,却只有5人选课,差点无法开课。在这种背景下,开设一些有趣的课程,至少能使学生的出勤率得到提升。

例如,网民“向左向右”就说,《哈利波特与遗传学》以前名为《人类遗传学》,没有人选修,改名后明显受到学生的热捧。

在很多网友和学生看来,“爬树课”、哈利波特、柯南等能“入选修课”,不仅是一种创新,而且有助于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大二学生张莹说,这类选修课听上去就很有趣,吸引人。或许内容依旧是传统的知识,但由于以学生们熟悉和喜爱的事物为传授渠道,接受起来更容易。

华东师范大学的路同学说,这些课程肯定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对应着学生的需求,将实用、趣味等融入其中,调动了很多学生的兴趣。

新奇课程应该“形之新,质之深”

专家认为,大学课程设置的主旨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又对学生发展有帮助,并不用将课程的场合、方式、内容看得那么严肃、不可更改,而应更宽容地对待教育中新的尝试;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没有必要将知识完全刻板化。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庞维国认为,传统的选修课是学术型课程较多,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从这一角度讲,国内的选修课正在向欧美高校借鉴和靠近。这些新型的“选修课”能寓教于乐,鼓励更多学生实际参与,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大学应秉承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给另类课程以发展空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认为,许多选修课还保持着“知识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如今的创新选修课在形式上更受学生欢迎,更能让学生接受所教授的知识和理论。

此外,他表示,这些“看上去很美”的课程,其背后一定有它实际的教育作用。在中国的教育中,传道者往往是以一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对待许多理论和理念的,而这些新奇的课程则能使枯燥的理论显得活泼生动,真正达到“形之新,质之深”。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则认为,开设几门另类的课对整个高校教育有益而无害。因为现在高校中违背学生兴趣和意愿的课不少,教育者死守传统的、墨守成规的、想当然的大学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

不过,专家也同时提醒,若这类选修课形式重于内容,或娱乐性过强,科学性不足,可能颠覆的不只是传统灌输式教育,也颠覆了科学最基本的原则;而且这些课程也不能仅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取出新奇的名字,这样终究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