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儿童奢侈品来袭父母毫不手软 孩子穷养还是富养?

2012-05-31 07:39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有一群客人在时装店里非常特殊,他们既没有随身携带哪怕一元的现金,也从未持有过任何信用卡,在装潢优雅气氛静谧的店堂里甚至会随时兴起,大哭大闹。奢侈品公司可能从未想到,有那么一天,这群小毛孩也会占据其可观的市场份额。

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儿童奢侈品市场价值现已高达百亿美金,并且每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第三个生育高峰的孩子们将成为新的“核心客群”。

当儿童奢侈品来袭,你们准备好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了吗?奢侈品到底该不该买?儿子真该“穷养”,女儿真该“富养”吗?六一儿童节前夕,早报记者深入市区各类家庭,对此进行详细调查。

奢侈案例

案例一:“廉价鞋”扔窗外 老人拍手称好

9岁的小雨家在市区,在市区一公办小学读三年级,家境殷实,从小父母和爷爷奶奶都对他宠爱有加。

小雨向来只愿意穿阿迪达斯和耐克的鞋子,有一天,小雨的妈妈给他买了双近400元的某品牌运动鞋,外形好看,穿起来也舒服。然而小雨嫌鞋子“档次太低”,不肯要。妈妈指责小雨,小雨不依不饶,哭闹中直接把新买的鞋子扔出窗外。

此时,站在一旁的爷爷奶奶不但没有责怪小雨,反而开心地称赞孙子:“小雨做得好,小小年纪有魄力。”

案例二:全身名牌装 总价值上万元

陈女士的儿子6岁,衣着打扮和日常生活用品都由陈女士一手操办。作为一家企业的董事,陈女士的家庭非常富裕,儿子穿的用的几乎都是奢侈品。

“帽子、上衣、裤子、袜子、鞋子,我经常会给他买同一个品牌的,搭起来要上万元,也会给他买限量版的童鞋。我们家出国的机会比较多,接触奢侈品牌的机会也比较多,因为消费能力允许,所以经常购买。”陈女士坦言,儿子年龄还小,对衣服品牌还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她每次看到那些漂亮高档的儿童服装,总忍不住有购买的冲动。

除此之外,陈女士还给自己的爱子买专属平板电脑,还准备了一间游戏房,里面堆满了各式高级昂贵的玩具。

案例三:考前三名奖奢侈品、欧洲游

李先生的女儿小雪(化名)今年12岁,每当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考进班级前三名时,李先生就会送给她一份奢侈的礼物。

“这次期中考试给她买的礼物是新的ipad。”李先生说,女儿看到同学带新款ipad到学校玩,觉得很喜欢,和他说过很多次想要。他答应只要女儿考试考好就给她买。

李先生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女儿取得好成绩时,还曾奖励她到新加坡和欧洲游玩,也给她买过比较奢侈的芭比娃娃。

案例四:半岁龙宝宝花去十几万

小蔡今年32岁,是一个6个月大女宝宝的妈妈。虽说孩子出生才半年,可吃穿用行却已经花费了十几万元,因为小蔡为宝宝准备的都是国际一线品牌。

“我小时候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有条件了,当然要让孩子享受最好的。”小蔡告诉记者,孩子还没出生,她就让朋友、老公从世界各地搜罗名牌婴幼儿用品。近4000元钱的迪奥小风衣、800多元的奶瓶、近500元的安抚奶嘴、阿玛尼和gucci的小鞋子、巴宝莉的童装,还有乐高的玩具、迪奥的毛绒兔子等应有尽有。

孩子出生后,小蔡还为宝宝从香港购买一套真丝材质的粉色花朵比基尼,价格1500元左右。再加上6000多元的童车、德国高档婴儿奶粉、顶级婴儿洗护用品等。“不算我怀孕期间的花费,十几万元已经花在她身上了。”

奢侈生活

市场:儿童奢侈品 衣食住行样样不缺

近几年,儿童奢侈品市场迅速扩张,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纷纷推出童装系列,一套衣服连鞋帽配套下来价格甚至过万元。不仅仅是衣物,孩子们的“奢侈世界”衣食住行样样不缺。

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10包捆绑销售,一共700片的美国进口儿童防过敏湿巾价格居然要1065元。而在超市里,普通的10片装湿巾价格一般不超过5元钱。

儿童奢侈品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普通家庭的消费承受力:儿童白金吊坠价格7600元;打上了品牌字母logo的儿童手包售价3400元;儿童银汤匙售价1657元……

日前,沈阳曾有市民花了10万元为孩子拍艺术照当成“六一”礼物。有家长说:六一节变成了家长“劫”。

商家:一些家长出手阔绰令人咋舌

庄小姐是拥有两家网店的资深网络卖家,两家店的经营范围分别为韩国商品代购和美国商品代购,拥有不少老顾客。

说起家长们为孩子们购买奢侈品的现象,庄小姐说:“有些家长的大手笔实在是令人咋舌!我有一个老客户,每次帮孩子买东西都是一堆一堆地买,好几千元的小首饰一买就是好几件。六一节到了,咨询购买小孩奢侈品的顾客也变多了。”

虽然,lv、gucci、burberry等国际知名奢侈品牌并未入驻泉州,但是家庭富裕的家长到香港、上海等大城市,甚至到新加坡、欧洲购物的情况经常出现。

从事香港代购的范小姐告诉记者,家庭条件优越的泉州人到香港或者国外购买儿童奢侈品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拥有比普通家庭要强得多的购买力,普通家庭到香港旅游,而他们到香港只为购物。”

家长:“奢侈”是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好

“我们有这样的条件,为什么不能为孩子提供这样的生活呢?我们只是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好。”案例二中的陈女士说,有人觉得她的行为是为了炫富,让孩子觉得高人一等。

“这是我们的消费习惯,我们也有这样的消费能力。尤其是媒体曝出一些不良厂家生产含有甲醛的衣服后,我只能选择国际品牌,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健康平安地成长。但我不会让他一味地追求奢侈品,会教育他懂得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消费。购买奢侈品并没有错,如何正确地看待才是问题。”她说。

孩子:用奢侈品的感觉挺好

“一直以来都用这样的东西,觉得挺正常的,也挺好的。”小丁今年读高中二年级,父亲经营一家企业。

爸妈和亲友经常会从国外给他带奢侈品牌的衣物和数码产品。当记者问他希望收到什么礼物,会不会不喜欢奢侈品之外的商品时,小丁说:“没什么特别想要的,也不会特别排斥其他商品。”

相比小丁来说,案例三中的小雪则有不一样的想法,她会因为拥有了新的平板电脑而兴奋不已,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对奢侈品特别珍惜”。

“看到同学有一些很贵的好东西当然很羡慕,不过我知道我们家不会给我买那么多这样的东西。平时爸妈除了给我买衣服,也会给我买书。”

奢侈品=洪水猛兽?

儿童奢侈品市场迅速扩大,消费群体也不断膨胀,儿童奢侈消费该不该支持?有人认为,只要通过良好教育,即便消费奢侈品,也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而有人却视奢侈品为“洪水猛兽”。不同条件的家庭对于“穷养”和“富养”各有见解,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养?

观点一:

奢不奢侈 要看家境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奢侈品并没有太多含义。”作为集团董事的陈女士说,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也不见得贵的东西他就觉得好。

身为企业老总,丁先生对一双儿女也比较大方。“该买的东西还是要买,如果我们消费得起,买好一点的衣服,穿久一点也不错啊。孩子出门还是应该体体面面,奢不奢侈,要看家境,也要看自己的小孩消费观念对不对。”

观点二:

要有正确消费观

销售经理肖女士说,女儿今年12岁,自己平常工作忙,难得陪一次孩子,每次带女儿出去买东西就会跟她说:“尽管挑,妈妈付钱。”

虽是随着女儿的心意买东西,但是她从小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已经养成了相对节俭的生活习惯,最开始她还会觉得“妈妈买东西这么浪费”,所以肖女士只是偶尔买几次名牌服装。“读小学的孩子长身体特别快,买太好的衣服穿没多久就要扔了,也是浪费。”

肖女士认为,作为父母,都想竭尽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但不要过分追求名牌,让孩子养成奢侈的消费观对他今后的成长不好。

观点三:

孩子别太早接触奢侈品

泉州师范学院新闻系张老师说,平常她经常带5岁儿子去做采草莓等接触大自然的事,“现在生活在大都市的小孩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样的活动也为小朋友留下更多美好的童年回忆。”

张老师倾向于送书本或者带孩子旅游作为节日礼物,她建议不要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接触奢侈消费,即使家境优越,也应当让小孩自食其力。

观点四:

不富裕愿孩子懂得知足

王先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女儿今年2岁。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王先生的女儿基本上没有玩具,陪伴她玩耍的只有王先生工友的小孩。这些孩子们一般都会在租屋旁玩“原始”的游戏,比如追跑,玩沙土。

“如果有条件,当然希望给她买几百元的衣服,上千元的就不敢想,也太浪费了。一两百元的就很好。我们买不起好的,但是尽量让她天天开心。‘富养女’我也是懂的,别的小孩该有的基本条件,我们也会尽量给她。我们条件不好,但希望她懂得知足。”

专家说法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爱

“物质上的奢侈只能给孩子带来瞬间的快乐,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儿童医院心理咨询科郭贞美主任说,一些家长倾向于用最直接、最快的物质满足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却并不懂得真正去疼孩子。

“其实快乐可以很简单,也很多样。” 郭主任说,想给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就尽可能和孩子在一起,陪他们玩。如果要送孩子礼物,不要过于在乎价格的高低,重要的是要体现父母的心意。建议给孩子一个意外惊喜,送超乎她想象的礼物,孩子在期待礼物的过程就已经在体验附加的快乐。

“不要把奖励变成一种物质诱惑。”郭主任提醒家长,对于孩子,平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多赞美,也可以把陪孩子玩作为奖励的一种方式。“如果纯粹是物质上的奖励,容易让孩子形成为了得到东西才表现好,追求的是物质的诱惑,就难以起到行为矫正的意义。”

物质诱惑是危险的

泉州第一中学政治老师邵晏的女儿目前读初中一年级,她小学毕业时曾出版一部武侠小说,第二部作品将于今年暑假完工。对于孩子该穷养还是富养,邵老师认为:“用精神品质激励再辅以适当的物质比较可持续。”

“我们不买很贵的礼物给孩子,孩子也不会提过分的要求。对于女孩子,我们提供给她我们能购买的东西,也会向她介绍一些很奢侈的东西。”

邵老师认为,“穷养儿,富养女”其实是一个总理念,是针对性别差异概括而言的,不同的家庭和孩子还是要区别对待,不管穷富,都要让孩子讲道理。“我们给孩子制造一种感觉,好东西我们喜欢,但是要一点一点积累财富,然后再分析是否有必要买。一些家庭对孩子的爱是无原则的,没有情感积累过程。太容易得到的,就不懂得珍惜。‘富不过三代’的根据在于家庭缺乏人文素养,用物质作为诱惑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