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国人习惯于把孩子有没有出息和家庭条件好不好联系在一起,又因众多寒窗苦读的故事而做出了“豪门多逆子,寒门多才俊”的断言,把优越家庭的条件当成了孩子教育失败的替罪羊。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性,只要引导得法,豪门一样多才俊。就中考(微博)生而言,《瘦尽灯花又一宵:中考生现状调查》一书中提到的唐宁等几名中学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开篇语
弹指一挥间,无数中考生又将迎来中考大关。或许,有人会认为将中考视为大关有点言过其实。但仔细想来,这并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因为中考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孩子会上哪所高中,还会影响孩子对自我认知——考得好,不仅能上好高中,还能从根本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考不好,除了会影响高中学校的选择,还会让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对每一个中考生家庭来说,中考都是一个大关,是一场艰苦的“战役”,学生苦读、老师苦教、家长苦陪的“三苦精神”必然贯穿其中。
《瘦尽灯花又一宵:中考生现状调查》是兰州一位资深媒体工作者所著,而作者本身也曾是一名中考生的家长。该书以生动鲜活的笔触,还原了兰州市一所重点中学重点班级的初中生活,力求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探究初中教育的成功之道。
这65名孩子自然是同龄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也是令许多家长羡慕的好孩子。在翻看《瘦尽灯花又一宵:中考生现状调查》时,让大多数家长感兴趣的是: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学的,怎么会这么优秀?而大多数孩子感兴趣的是:人家的父母是怎样对待孩子的,怎么会让孩子如此好学?对于这样的问题,作者在书中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却用真实的记录道出了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其意,即是为孩子们树立榜样,也是为家长们提供借鉴。因为,事实胜于雄辩,而说教会让人反感。
这本书选择了这样一群颇具代表意味和启迪意义的中考生。这65个青春融汇而成的田野,真正描绘出了一个季节,展露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当你静心去品读这群长势喜人的少男少女,你定会受到感染,从中分享到成长的喜乐,分享到漫长人生旅途中最珍贵的果实。
现在,不少家长很多时候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缺乏平等的交流,缺少内在的沟通,多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腹,多以成人之愿织孩子之梦。揠苗助长者,多矣;越俎代庖者,众矣;一厢情愿者,广矣;手足无措者,难心矣;好高骛远者,满目矣;放任自流者,无奈矣……不少成年人想通过自己的孩子,奢望实现他们的白日梦。长此而往,孩子的内心世界被关闭了,情感生活被误解了,人生理想被掐灭了,青春活力被拘囿了……这是谁的错?正如几米的故事所讲错全是大人的错。“唉”,面对那些无法燃烧激情与理想、朝气与活力的青春,谁在叹息?又该谁来负责?
为了能给现在的初中生和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本报将从《瘦尽灯花又一宵》一书中精选系列故事,和作者郑启鸿、家长、学生、教育专家一起探讨兰州市中考生的现状。
唐宁:现代豪宅里的青砖绿瓦
唐宁,一个经常考全年级第一的女生,中考后被选拔去了新加坡。唐宁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为女儿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物质条件。因为家境富裕,小小年纪的唐宁有了丰富的游历,不仅随父母到过香港、澳门和美国的好莱坞、白宫等地,还曾独自前往美国用英语和当地人对话交流。
作者郑启鸿在书中这样写道:“她比同龄人更成熟和大气。比如通常女生,跟你说话脸上常带一丝小小怯意,这种怯意带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和稚嫩。而唐宁与我对话,眼神中的那丝小小怯意,带给我的却是灵动与清纯,有点类似现代豪宅里的青砖绿瓦。唐宁家住的是复式楼,她的起居都在楼上,在去她家采访时,唐宁就像踏着落叶轻飘的香阶,款款而下,一副古典女子百转柔肠的模样……”
与作者观感不同,同学们眼中的唐宁异常强悍,总是力争第一。对此,据唐宁爸爸说,她从小学开始,每次考试几乎都是班上第一,而初中时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第一。此外,唐宁还很爱看课外书,用其父的话说:“她看的书,比自家几代人看的都多。”
作者:沃土奇葩需正确引导
作者郑启鸿认为,唐宁的优秀与家庭条件的优越没有必然联系。古人说,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家庭条件好,人难免就娇生惯养,时间一长,散漫、懈怠一堆毛病就接踵而至。而家庭条件差,自然就活得辛苦,但却未必没有出息。
那么沃土如何才能出奇葩呢?在郑启鸿看来,最主要还在于那位耕耘出这片沃土的人,如何让这片沃土有利于种子,便成了关键。具体怎样做?前人也早有明示。人是什么?相对于大自然,何其渺小,这便如同“戋”,小小的“戋”,在它旁边加一“金”,这便成了“钱”。但怎样加,使“戋”变富,这有学问,唐宁的爸爸,给自己的女儿,在其旁边加的是一“足”,这便成了“践”,践者,履也,于是唐宁就变得知书识理,初现大家闺秀之气。
然而有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在采访调查中,郑启鸿就遇到这样一位有钱的母亲,儿子起床,帮他穿衣,儿子上学放学,开车接送,儿子在学校不守纪律受老师批评,为他撑腰打气“没事,我的钱够你花三辈子。”这样的母亲,因为心疼儿子,她给自己的儿子,就在其旁边加了一宝贝的“贝”字,可结果怎样呢?同学们毫不客气地送了他一个字“贱”!
家长: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真不知道人家怎么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看罢唐宁的故事,家境同样优越的殷先生发出了无奈的感叹。殷先生和妻子都是公司的高管,家庭状况不错,他告诉记者,自从孩子上了初三,他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就由之前的苦闷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
殷先生说,儿子冉冉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但现在是初三,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他抱着临阵磨枪不亮也光的想法希望儿子能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为此,夫妻俩几乎对儿子有求必应,全方位满足儿子的物质。可事与愿违,不管他们怎么着急上火,儿子都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殷先生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已经尽最大能力给儿子创造优越条件,可为什么他就是不争气。
束手无策的殷先生苦恼地说:“我怕他以后没有谋生的本事,更怕他没有追求没有事业不断堕落……”
对于父亲的做法和苦恼,儿子冉冉有自己的看法:“我爸老是说好好学习就给我什么什么的。说实话,给我买的时候我确实觉得挺高兴的。可是后来我发现,只要我没达到我爸的要求,他就开始放狠话,说以后休想再向他要什么。这就好像是说,学习好爸爸就爱我,学习差爸爸的爱就会“缩水”。”
冉冉认为,爸爸所谓的物质奖励是一种变相的“威胁”。
专家:孩子不爱学习是家长“惯”的
有20年教龄的陈老师认为,家庭的富裕程度和孩子是否优秀是没有一定的关联的。如果说细究之间的关联,那就是好的物质条件后隐藏的往往是高素质的家长和成熟的教育方式。从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基本90%的家长在和孩子产生分歧和障碍的时候都是寄希望于老师去教育孩子,可实际上,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是要靠家长给孩子从小养成的。如果家长善于正面引导,那么好的经济条件当然会成为不错的助力。
兰州三爱堂医院心理医生许宏冰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大的能动原因,不爱学习的孩子是家长培养出来的。”从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来讲,人类天生就有求知欲,孩子的天性中都是爱学习的。甚至可以说教育是无用的,教育是助推而不是根本。很多家长都有不当的管教方式,特别好的孩子基本都不是管教出来的,而是引导出来的。一些家长哪怕看到孩子主动学习也会出言冷嘲热讽,语言的暴力一样可能抹杀孩子学习的能动性。孩子的兴趣点往往就是教育的支点,家长要根据这个支点,去发挥孩子的优势,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会很自觉地去研究,从不觉得苦、累,而且收获也会很大。
相关标签:中考生孩子教育不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