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是令人欣喜的,但伴随着成长,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惑挑战家长和孩子。对于刚上初中的孩子来说,从小学阶段进入中学阶段,有许多新问题需面临:新环境的适应、学习方法的调整、人际关系的建立、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等等。
面对这些新问题,部分孩子出现了一些适应不良的表现,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帮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记者就家长们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采访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孔屏教授和山东行知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张光年主任,他们就相关问题做出了解读,并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记者 王文杰
良情绪,就要及时帮助孩子疏导。教给孩子一些减压的方法:可以通过打球、跑步等体育活动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直接找老师、老朋友诉说;或者通过写日记、写信等方式发泄。家长要学会倾听,成为孩子宣泄内心不快的倾听者;要学会等待,不要急功近利,等孩子调节过来。或者建议孩子主动向老师求助,让孩子懂得求助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更是智者的选择。
孩子为何满腹牢骚
问题1: 孩子进入初中这一个月来,经常回来发牢骚。什么作业多、看一些老师和同学不顺眼、学校的要求多、自由活动少等等,这种情绪怎么能学习好呢?如何化解孩子的“满腹牢骚”?
孔屏:家长描述的孩子的牢骚,在初一新生中是常见的。因为初一新生大多为十二三岁的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对于中学突然变得紧张的生活和学习,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的一时间手足无措,甚至失去信心,产生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变得心情抑郁;或者情绪烦躁,采取种种激烈的方式来发泄。
同时,这也是由他们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初一新生的心理有以下特点:伴随生理快速成长,心理活动激烈、动荡,开始用自我观念来认识事物,渴望自我肯定,有很强的自尊心;情感和意志脆弱,较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
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在心理的变化会使孩子出现不适应新环境、人际关系和学习等问题。其中,后两个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需过于焦虑,当面对一些适应性的变化时,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抱怨几句,孩子更会如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耐心地倾听,适当地应和,并告知孩子这也许就是小学和初中的最大不同。
学习有点跟不上
问题2:孩子小学表现蛮好的,可刚上初一不长时间,就说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光年:由小学进入初中,孩子的学习环境有了诸多变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内容和节奏变了。进入初中,学习科目增加,学习节奏加快。小学六年级考试科目往往就以语、数、英三科为主,到了初中一下子变成了七门,甚至更多。每个科目都有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要求,课堂节奏变快,用于复习的时间却大大减少,这些都与小学的学习和授课方式完全不同。
二是学习要求变了。小学相对来说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并不高,平时考试不多。但到中学后,各种形式的测试增加,这些都会让孩子压力突然增大。
三是教学设置变了。很多学生在进入初中前对初中生活有许多憧憬,但很快,新的作息时间特别是在校时间明显延长、活动课减少等一系列变化让很多学生压力倍增,变得紧张。在适应教学方面,小学一般就几个老师,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容易亲近,而中学则要面对十多位老师,而且关系也让人感觉不再那么亲密,这让很多学生觉得缺乏心理依靠。
四是学习方式变了。小学生往往是老师手把手教,初中则十分看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初中的知识点繁多,讲究系统。很多学生因为不能主动学习而很难适应快节奏的初中学习。
对于学习上的这些变化,大部分学生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所以,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变化,认识到这些变化是自然、必然的,帮助孩子调整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尽快适应新学习环境。
放手让孩子自理
问题3:我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差,生活起居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小学阶段好多学习任务也是我帮着完成,我已经成了孩子的另一条“腿”了,孩子上了初中,那么多课业,我这条“腿”也累得够呛,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怎么做才能让我解放出来,也让孩子的成绩逐步提高呢?
孔屏:初一学生正处于学习自理、自立能力的关键时期。要知道,你照顾孩子照顾得越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就会越差,孩子会越无能。所以,家长有必要狠下心来,把生活的担子交给孩子,多鼓励孩子勇于锻炼自己。即使会出现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等现象,家长也不要乱了阵脚,要知道,这是孩子必须要经过的一个阶段。
为了从孩子的学业中及早抽出身,家长可以先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并督促孩子按计划完成学业,有计划的学习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制定计划时,也要注意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则不能坚持下去,容易半途而废,过低则松松散散,反而会消磨孩子的意志和兴趣。
情绪为何低落
问题4:孩子在小学里一直是班干部,而且成绩很优秀,人也比较快乐阳光,可到了初中几周后,情绪越来越低落,学习也不积极了,作为家长,我们很着急。
张光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依然可以试着做出这样的回答:小学时期的优秀学生,他们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或者是优秀班干部,在小学期间受到老师和同学过多的关注,极少受到挫折。到初中以后,进入新的班级后,他们失去了原来优越的地位,成了一名不被人重视的普通学生,心理的巨大落差以及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导致他们适应不良,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不交几个好朋友
问题5:孩子小学时不善于与同学交往,到了初中,想改变这种现状,可是又无从下手,作为家长该怎么帮孩子呢?
孔屏:进入初中后,孩子们对伙伴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初中生把对父母、对老师的依赖转向了同龄伙伴,但他们获得同伴的渠道主要是同班同学,因此每位同学只有尽早把自己看成是班级中的一员,才能摆脱这种不良情绪并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环境,迈好进入中学的第一步。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做好以下三点:
1.要有接纳新同学的积极心态。每一次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另一个陌生的场所,都免不了会有失落和惊恐。但如果你能明白这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考验的话,为什么不微笑着勇敢地去面对新的一切,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新同学呢?
2.建议孩子不要坐等着同学向自己伸出友谊的手,如果孩子需要朋友,渴望得到友谊,那么,让孩子大胆、主动地向自己喜欢的同学伸出友爱的手,没有人会拒绝一张真诚的笑脸和一份真挚的友谊。
3.为了帮助孩子尽快找到好朋友,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假日邀请孩子和同学一起出游,或者在家里为孩子安排一次同学聚会,为孩子与同学之间的进一步交往提供条件。
如何对待孩子的“感情”事
问题6:刚上中学没几天,老师就反映我孩子有早恋倾向,我想和孩子敞开好好谈一谈,但又怕没有实际的证据,孩子会更逆反,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好呢?
孔屏:对异性的向往和追求,是青春期孩子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孩子出现相关的想法和行为上的倾向,我们需要正确看待,这与孩子的品质、学习无关。
家长们一方面要认真关注,但更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不要疑神疑鬼,草木皆兵。建议家长在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引导,切忌简单粗暴和高压强制,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诋毁他正在交往中的异性伙伴,那可就犯了孩子的大忌。在处理这类事件中,家长既要热又要冷:面对孩子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的困惑,家长要表现出理解、关心、呵护;面对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家长表面上要会冷处理,当听到反映说“孩子给人写小纸条了”,或者从日记里发现孩子有小秘密了,家长不用吃惊,冷静地面对孩子的长大,避免出现“弹簧”效应,越压越弹,更不要轻易去扣“早恋”的帽子。
有人喜欢自己的孩子,说明我们的孩子有诸多优点被人欣赏,家长应该感到高兴,自己的孩子喜欢上了某个异性,说明孩子的情感发展正常,家长应感到欣慰,父母怀有一种理解和接纳的情怀去对待孩子,孩子才愿意与父母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
注意排除干扰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电脑游戏、网络、通俗言情小说乃至一些不健康的视听产品、读物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诱惑,成为影响学习的因素,特别是那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往往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家长要注意帮孩子排除干扰,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兴趣。
管教而不唠叨
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的管理教育要讲究方法。说话要选择时机,注意分寸,不要事无巨细,见面就唠叨。事实证明,随心所欲的唠叨,不仅起不到正面效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厌烦,产生“逆反”心理,专门与家长“对着干”。
相关标签:学习方法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