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透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升学方案预计“十二五”期间出台。这意味着五年内,打工子弟将有望在就读地参加高考。此外,更有利于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的高考招生改革新方案也将于年内出台。
八成打工子弟公办校就读
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已达884.7万人,全国每百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就至少有6人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杜玉波表示,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近三年中央财政已下拨62亿元,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输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目前这些孩子中的80%已在公办校就读。“可以说这些孩子义务教育问题基本解决。”杜玉波说。
本市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超过40万人,且每年以三四万人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政策,这些孩子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不能在北京考高中,只可以借读,高中毕业后也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只能回户籍所在地考试。“我国各地所学课程存在差异,流动儿童在流入地读到高中,离开家乡已有12年,回家高考,所学课程已与当地考试衔接不上。”业内专家表示。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之后就地参加中考、高考的问题也已提上议事日程。”杜玉波说。
教育部鼓励和支持各地按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抓紧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教育部也将会同有关部门、省市积极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十二五’期间,方案肯定出台。”杜玉波说。
杜玉波表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升学不仅是教育问题,还涉及很多方面,相关方案在制定时必须通盘考虑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教育资源配置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诸多问题。“我们想请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一起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杜玉波说。
据了解,包括本市在内的部分省市已开始进行打工子弟就地升学的尝试,例如本市部分中职校接收打工子弟就读等,“教育部鼓励大城市扩大中职校接收打工子弟的比例。这种有益尝试,将为未来实现打工子弟在流入地升学奠定基础。”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杜玉波明确表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不等同于“异地高考”。“异地高考”是指“高考移民”,也就是学生为了更多地争取入学机会,到另外一个省份参加高考,这是教育部门不赞同的。
年内出台高考改革新方案
今年,教育部将选择部分省市试点本科、高职教育分类入学考试,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和评估论证,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将在年内出台,“新方案将更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努力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杜玉波说。
据了解,高考改革主要思路包括本科、高职分类入学考试;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一科多考;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清理规范升学加分;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的“立交桥”等。
本、专科分类考试本市此前其实已开始尝试,去年高考首次在高职层次推行“高+会”录取方式,此举不仅突出考生选拔的“分类”,而且也体现了单科多次考试的改革精神。此外,本市今年还将启动研制高考社会化报名和高考英语听力多次考试方案。五月底前,本市将完成对高考加分项目和政策的清理、调减。
鼓励高校自主招生
为了更科学的选拔人才,教育部鼓励高校积极探索“考面结合”的综合评价选拔方式。“今年部分高校进行的自主招生联考就是一种有益的新尝试。”杜玉波说。
据介绍,2003年开始的高校自主招生,目前试点高校已达80所。几年来,有3.9万名学生获得自主选拔录取公示资格,实际录取1.6万名考生,占相关高校计划总数的4.3%。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自主招生是高考的补充,与高考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自主招生也的确为相关高校选拔出一批在学科领域、实践创新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教育部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特长、创新潜质进行考查,积极探索学校考核与高考、高中学业成绩及个人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选拔方式。
教育投入占gdp4% 近期部署落实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28日表示,教育部将抓好三项工作,确保实现到2012年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他说,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的承诺,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高度重视,给予了我们很大鼓舞,也增强了信心。
据介绍,加大教育投入,首先要落实政策筹好钱,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投入责任,确定财政资金的筹措范围。其次要科学配置用好钱,新增教育投入主要用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集中力量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地方财政要重点支持本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
最后还需完善制度管好钱,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完善经费分配制度;推行高校总会计师制度,促进财务管理专业化;成立国家教育经费监管中心,重点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过程审计和绩效考评,完善经费监督机制,确保各级政府和学校用好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2015年:36%适龄人口上大学
教育部昨日公布“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主要任务,未来五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增长近10个百分点,适龄人口上大学的比例将达到3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将比现在延长近一年,达到13.3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15年,将基本解决城乡“入园难”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未来五年,教育资源配置将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教育资源;实施把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还将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和评价导向机制,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未来五年还将进一步扩大国家资助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相关标签:教育部高考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