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居高不下,为了更加具备职场竞争力,不少大学生开始有意识地锻炼喝酒、k歌、打麻将和如何圆滑地处理人际关系等“灰色技能”,以“适应社会”。“灰色技能”到底是职场宝典还是侵袭大学生的不正之风?请看本期话题。(《半月谈》2011年第2期)
学生论坛
真才实学是前提
大学生们寒窗苦读,不能说个个都不谙世事,但大多数人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都不那么如鱼得水。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大学生早点学些职场技巧也是无可厚非的。
我想,谁都不会喜欢跟一个整天只知道学习或工作而不会生活的人为伍,虽然我还没有踏入职场,但我相信无论任何时候搞好人际关系都是十分必要的,而所谓的“灰色技能”正是拉近彼此关系,融入“圈子” 的有效途径。我们宿舍一共有6个人,包括我在内的5个人都喜欢闲时玩一款枪战网络游戏,而另外一个人说什么都不玩,言辞间还带有一丝鄙视。
偶尔玩个网络游戏有什么呀,又不耽误学习,至于吗?我们之间聊天的时候,他插不上嘴,渐渐地就疏远了。所以说与同学、同事拉近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有共同的爱好。不是说上来就要喝酒赔笑地与领导搞好关系,但最起码别显得格格不入。为人随和、好打交道,给大家一个更轻松的氛围相处,才能在初期给人一个较好的印象,有助于将来发挥更大的才能。
虽然说借助某些“灰色技能”对大学生尽快适应职场,搞好跟领导、同事的人际关系有帮助,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自己有真才实学,否则只是靠跟同事们吃喝玩乐、跟领导套近乎——拿这个当“职场宝典”还是算了吧!
周口师范学院 郭申志
端正态度,内功给力
有次朋友聚餐,在大家的“激励”下,有位朋友要和我拼酒,两人就对着干了起来。闹了一通之后,有人打趣道:“凡涛这是为以后给领导挡酒练酒量啊!”因为就业一直刺激着大家脆弱的神经,这个话头一起,大家立刻转而开始讨论什么时候要给领导挡酒,如何做能让领导更加“意气风发”。
甲流来袭时,全校曾停课封校一周,宿舍楼也禁止随意出入。大家窝着在宿舍里看书上网打牌,百无聊赖时,不知道一副麻将怎么辗转流落到了我们宿舍。快闷了一周的同学们纷纷卷起袖子上桌一展身手。一个同学说:“准备考公务员的同学们,这麻将里的学问可得研究好。”于是大伙就开始钻研怎样在牌桌上给领导“放水”,还美其名曰“上进”。
这两件事虽是由玩笑而起,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职场中的一些不正之风:求职者真才实学放一边,“灰色技能”少不了。大学生日常接触的人人网、qq空间也盛传一些“成功n条”“职场n计”。甚至有人还将《厚黑学》奉为至宝,潜心钻研。
诚然,凭自身兴趣和领导同事在工作之余成为朋友无可厚非,但若以此为筹码去谋取职位、权力岂不是舍本逐末?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修炼“内功”,成为一个有担当、懂感恩、会宽容的人。在打好专业基础、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的前提下,再辅以些许“技巧”,才是在未来求职之路上成功的正道。
鲁东大学商学院 孔凡涛
理性对待“灰色技能”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提高我们的竞争力,使自己脱颖而出?这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社会上推崇的喝酒,k歌,打麻将,圆滑地处理人际关系等一些“灰色技能”就有了存在的土壤。自己就听到过相关言论:“吃饭是一门技术”“喝酒是一项业务”等等,毫无疑问这些“灰色技能”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们大学生。
记得有一次和舅舅出去吃饭,饭桌上自己的谈吐及一些礼仪上,自己表现得自然大方,比较得体,获得了在场长辈们的好评。这也让我颇感欣慰,但自己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
对待这些“灰色技能”,我想首先应该分清主次。既然我们还是在校大学生,就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哪个单位会因为你只会喝酒、唱歌、打麻将而聘用你,切记不能本末倒置。
我们也应该顺其自然,不用刻意去回避它们。在某些场合,我们也能根据自己和当时的情况,恰如其分地去运用。把握好那个平衡的度,让自己在学习之外有更多的收获。
我想,面对“灰色技能”,我们不能一味盲从,也不必视其如洪水猛兽,而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清主次,找到平衡。
华北科技学院 韦善文
过来人语
求职,请勿本末倒置
我是一名已经毕业的师范类大学生,在校时成绩优秀,工作能力突出,曾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比较外向的我,在不经意间学会了喝酒、打牌、唱歌等,对于现在大学校园经常提到的所谓“灰色技能”可谓驾轻就熟。这一切,让我信心满满,自以为在求职时能够顺风顺水,获得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
然而,事与愿违。一份份求职简历投出去,用人单位也让我去参加了教学试讲,但一番忙碌下来,却没有一个单位与我签约,这让我极其失落,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教师工作。
后来自己反思到:正是由于自己太沉迷于“灰色技能”的提高,只热衷于做那种官僚气息浓重的学生干部,忽视了文化课成绩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了做教师的能力——教学技能的锻炼,最终本末倒置,影响了自己的就业。
对于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来说,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实力才是入职的敲门砖,也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而喝酒、打牌、唱歌等 “灰色技能”只能算是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方面,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职场宝典。因此,请不要本末倒置。
山东省淄博市 韩明明
充实自己,坚韧致远
作为过来人,我的应聘及工作经历或许能给那些热衷于“灰色技能”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参考。
5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和大家一样忙于各种各样的校园招聘会。由于专业特殊,我们班同学很快都签了工作。但我成绩不好,大二大三时多次挂科,应聘时就有点麻烦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招聘的公司经理终于答应与我签约。
基于个人发展需要,上班一年后我从技术部门调入市场部,并很快出外做销售工作。应该说市场部是最需要应酬的部门,也最需要所谓的“灰色技能”。但很意外,我什么都没有沾染。我很少因为工作而喝酒,几乎不抽烟,更没有和客户一起去唱歌、洗浴,只是认真地走访市场,真诚地拜访客户,用心地发现机会,务实地解决问题。我的工作一样做得很好,不敢说优秀,至少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甚至绝大部分客户的认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些方法不是指抽烟、喝酒、打麻将、唱歌跳舞、洗浴按摩,而是发自肺腑地尊重他人,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人,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同时更重要的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毕竟,在职场中,本职工作才是决定你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所有华丽的外表都是肤浅的,实力才是根本。不断充实自己,逐步提升工作能力,同时保持乐观谦虚的生活态度,才是你职场成功的关键!
山东省济南市 刘艺
我的职场酒事
毕业前,我的支教岗前培训结束了,母校接大家回校开欢送会。席间,王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毕业了,马上要进入社会,男同学每个人喝一杯白酒。”我一口就干了下去,脸立马红透了,接下来便是头痛、呕吐,睡了一下午。等我醒来时,我明显感受到自己的酒量不行。我不像有的人天生喝酒就很厉害,由于家境贫寒,读书时也没有经济能力“培养”酒量。
支教以后,也遇到了不少烦恼。领导迎接新来的同志,邀请我们到餐馆就餐,摆在每个人面前一个金茨泉(当地一种酒)。我嘀咕着,今天这关估计不好过。领导和同事在席间又是劝又是敬,无论如何,我就是点到为止,虽然没喝多,可是气氛不太好。
后来又逐渐发现我很难融入这个圈子里,好像自己是多余的人。又一次和同事们在一起聚餐,我自告奋勇敬领导和同事,一圈下来,两个半金茨泉下肚,当时身体麻木,头昏脑涨。之后我觉得人际关系稍好了一些,但并没有明显改变。我当时郁闷至极:到底怎么才对?我不断反省地自己。
2009年春季学期,我开始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参加学校公开课竞赛;参加全县教师现场写作比赛;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县、州、省和国家级各类美术比赛;积极举办校艺术节班级文化展板、国庆节美术作品展、“六一”绘画比赛;绘制幼儿园文化长廊、辅导学生获奖累计百余次,学生作品发表近十次。
通过与母校联系,为我支教的学校募捐近万元物资,解决了学生喝开水难的问题。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和交流,我的人际关系有了明显改观。因此,我在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在学片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当选为组织委员。
近一次会餐中,领导笑着说:“小熊,以后你改喝啤酒。”我听后,为不会喝酒的自己能享受女同志的待遇而感到高兴。其实,适应社会是需要时间的,喝酒是喝不出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前途的,自己练好内功才是走向职场成功惟一的捷径。
湖北省鹤峰县太平乡贺龙希望小学 熊世炬
业内人士点评
真才实学才是真技能
我是一家外企的人事主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业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虽然随着经济的复苏,就业压力也得到了逐步好转,但这并没有完全打破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居高不下,一方面和学校的大规模扩招有一定联系,另一方面,企业对大学生的高要求对就业率也有一定影响。
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方面,也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由于目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所忽略,加上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认识不足,造成了能力与现实严重脱节,达不到企业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正因为如此,不少大学生为了更加具备职场竞争力,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喝酒、k歌、打麻将和圆滑处理人际关系等“灰色技能”,以积极“适应社会”。这样的大学生应聘者我也遇见过,对于他们这样的做法,我觉得应该辩证地来看待。
首先,从积极意义方面看,对于他们这种为了适应社会而努力去学习、去提高自己能力的这种精神和出发点,我们应该支持。因为当今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让自己去接触新生事物,去适应社会,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次,从消极意义方面看,对于他们这种对职场错误的认识和扭曲的观念,我们应该进行正确引导。不否认当前社会上有些单位为了抢客户、拉生意,滋生了这种靠喝酒、k歌、打麻将来展现“才能”的现象,对就业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正是这样的不正之风,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着强烈的冲击,导致他们错误地给自己定位,很多人为此放弃了专业知识或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觉得这很不可取。
应该说,绝大多数企业看重的还是应聘者的真才实学和个人能力,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才会被用人单位所青睐。虽然掌握一些“灰色技能”在当下或许可以给你带来某些便利,但真正能对你的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你的真才实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迪爱生化工有限公司 丁锋
相关标签:大学生就业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