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重点大学毕业生成“蚁族” 名校文凭贬值

2010-12-22 08:05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 《社会蓝皮书》指出,国家重点教育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中,文凭出现贬值现象。当大多数就业人员的工资收入逐年上升时,这些名牌大学毕业生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水平正在下降。“985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初职月薪在2006-2008年增长微弱,而在2008年之后下降;博士毕业生的初职月薪在2005-2010年期间变化不大。而另一份关于“蚁族”的调查显示,该群体中毕业于“211”重点院校的大学生的比例,由2009年的10.8%上升到2010年的28.9%,这表明,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成为“蚁族”的几率在加大。

毕业生就业情况是衡量大学文凭“含金量”的重要“试剂”,这是国际通行标准。名牌大学、重点院校毕业生的起始薪酬不高,甚至有一部分成为低收入聚居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此类高校的毕业文凭正在贬值。

为何贬值?原因有多方面。就大学而言,一些学校虽然顶着“985”、“211”等象征名牌与重点的“光环”,却没有在教学方面练好内功,专业设置落后,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不接轨,因而影响了毕业生就业。例如,近年来各校都增设金融专业,许多学生高分考入金融专业,毕业后千辛万苦终于进了银行,看似专业对口,其实却是在柜面点钞票,且要点个几年,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从学生自身来看,部分学生因为毕业于名校,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只想往大城市“挤”,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没能适时调整就业目标,因而错失了许多良机。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容,人才培养的层次不断提升,许多大学从专科升为本科。但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结构变化不匹配,不能为大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岗位,因而造成了部分名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滞销”。所以,只有整体发展我国经济、调整经济结构,增加服务业岗位,才能让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使高校毕业生得到相应回报。

当蚁族“学历”越来越高、名校毕业生就业优越感削弱,我们不得不正视另一层原因——社会公正。最近,福建屏南县财政局下属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时,张贴的招聘要求一看就是为某领导的女儿“量身定制”。当舆论哗然,人们质疑社会公平时,估计也有人或有单位在偷笑——这家招聘单位太傻了,即便想“特招”某官员的子女,哪有这样“赤裸裸”地写招聘条件的?不可否认,如今个人成长空间正越来越多地固化在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之上,所以产生了“拼爹游戏”一说。团市委针对青年人的一项调查显示,94.8%的求职者认为,“关系”在求职过程中起很大作用。如今,高考尚在坚守诚信、公平的底线,那么高考之后、毕业之后呢?年轻人依靠自己的学识、能力“向上”的通道比原先窄了。相对外资企业来说,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里就业“关系户”更多一些。

名校毕业文凭贬值折射出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就业观念、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公正等,不容忽视。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社会竞争的公平性,使得社会优质资源不会被少数人垄断并在代际之间传递。

相关标签: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生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