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哈佛网络公开课走红 我们为什么没有

2010-12-02 07:23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网课”风靡,原来人文也性感

历史找到了梵高,但我们错过了多少梵高?

人文学科,不就是纸面上的那些东西吗?都是浮云。

见识了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的公开课原来,传说中的“人文精神”确有其事,人文学科也能这么性感。教育者传授的不单是知识,还有道德、审美、智慧、伦理。

不过,能达到这种水准的教师有多少?有这样的水准,为什么要去当教师呢?

好在,有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公平、公益、自由、免费则是分享的要义。这群在幕后为我们搭起知识转接桥梁的人,从个人到字幕组,从网站机构到爱好者,因为共同的理想聚合在一起:把门打开,让知识进来。 (季天琴)

名校公开课,今天你淘了吗

不用点名,不用占座,没有考试,没有学分,想上就上的国外名校课程让中国的高校学生、白领阶层趋之若鹜,大声宣称——以前爱逃课,现在爱“淘”课!

你知道2006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是谁,去年最火爆的新生公共课又是哪门吗?你知道耶鲁大学那个半仙一样盘腿坐在讲台上大谈死亡哲学的大胡子老头吗?你知道即便不能坐在鼎鼎大名的常青藤院校课堂里,在家照样能够免费聆听大师的授课、理化工商文哲医史任君选择吗?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计划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一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取用。嗅觉敏锐的人惊呼:高高在上的象牙塔正在卸下门锁、拆掉围墙,这是教学史上继远程函授之后又一令人激动的创举!

果然,麻省理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耶鲁、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以及财力丰厚的基金会的陆续加入,犹如水滴汇成浪花,将“公开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运动推向了正轨,并且一发不可收。

2002年,台湾青年朱学恒第一次在网上知道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如今,朱学恒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经历了最初几年的鲜为人知,到今年年初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verycd与美剧字幕组联合推出中文版网络公开课,再到新浪等加入,国外网络公开课的汉化工程出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热闹场面。

不用点名,不用占座,没有考试,没有学分,想上就上的国外名校课程让中国的高校学生、白领阶层趋之若鹜,大声宣称——以前爱逃课,现在爱“淘”课!

大家都来oer

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老早就说过,世界是平的。课堂也不例外。

83岁的玛丽安·戴蒙德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解剖学已有50载。她授课的教室是学校最大的讲堂,能容纳736个人,学生们还是需要早作准备才能找到座位。但是有了网络视频,他们不再烦恼。

2005年以来,全球已经有150万人次在youtube上浏览过戴蒙德教授的网络课程“综合生物”。除了她以外,还有许多世界顶级学校的大师 ——比如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行为金融学主要创始人罗伯特·希勒、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幸福课”的讲授者泰勒·本沙-哈尔、耶鲁大学的哲学“大仙”雪莱·卡根等,都成了走出校园、走向世界的网络新一代学术明星。

“我看起来上镜吗?不然我们可没办法开始。”麻省理工学院哲学系教授欧文·辛格如此幽默地开始他的《爱情哲学》课。

麻省理工学院72岁的物理学教授瓦尔特·勒温同样因为网络开放课程成为千万学子顶礼膜拜的对象。这位身高188厘米,满头白发的教授,为了介绍钟摆的周期与吊挂物体的质量无关,曾躺在从天花板垂下的吊索上,让自己像钟摆一样摆荡。“各位请看,这可是钟摆之母。”接着他在讲台上荡来荡去,然后喊道:“物理学果然不假!”教室立时爆出欢呼声,这段画面也通过网络传遍全世界。

以欧美高校为主的公开课免费传播俨然成了一种时尚,分门别类的讲座录像、教学大纲、课堂笔记就这样大方地摆在各校的官网上,任人分享。而自从 2006年苹果公司开放了itunes u(u代表university,大学)学习频道,把乔治·华盛顿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课程资料集中起来后,更像是开辟了一块新的知识自由市场,截至去年年底,itunes u已经突破了1亿的下载量。

英国公开大学(open university)的开放课程经常出现在itunes u下载排行榜前五位中,课程依难度分为“导论、中级、进阶、研究”四个等级。该校名誉副校长玛丁·比恩说,公开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已经有1600万人次的下载量,其中英国以外的下载量占到89%。有6000名左右的学生在尝试了免费网络课程后,还购买使用了非免费课程。

有数据显示,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的使用者中,42%是在校注册学生,43%是校外自学人士。耶鲁大学的情况也类似,校外的资源使用者占到了69%。

正如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威廉·博文所说:“越来越多的大学,包括那些最顶尖的学校,正使用新技术让世界进入它们的‘辖区’,再也不可能紧锁‘大门’了。”美国非营利服务机构ithaka s+r专门帮助学术机构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调研和教学普及,调研经理罗杰·斯科菲尔德更表示乐观:“如今大家都在搞oer(公开教育资源)。”

开放课程虽然免费,但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却是耗钱的。oer运动主要资助者william&flora hewlett基金会在过去8年投入了逾1.1亿美元,有1400多万美元投给了麻省理工学院(该校另一资金支持者是andrew w. mellon基金会)。目前为止,麻省理工已经开放了1975门课程,其中33门课有网络视频版,另有百余门课程配有动画等多媒体教材,剩下的课程提供简单的文字版如教学大纲、课堂笔记、阅读材料、问题设置、课余作业等。

耶鲁大学网络视频课程制作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william&flora hewlett基金会,每门课的视频录制要3万到4万美元。这笔费用包括摄影师、字幕制作,还要确保“耶鲁公开课程”负责人戴安娜·科莱纳所强调的“高质量”——正是上乘的视频质量让耶鲁公开课成为特别受追捧的对象。明年秋季,耶鲁将实现36门课程数字化的目标,而且计划制作更多课程。

ithaka s+r的斯科菲尔德估计,过去10年投在公开课程上的钱已经有1.5亿美元,还有更多的基金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像比尔·盖茨夫妇创建的基金会就捐赠了 800万美元。当年从哈佛大学辍学的比尔·盖茨曾说,未来最好的大学就是互联网。在看了麻省理工的开放课《固态化学导论》后他留言,“我从这些讲座和课程资料中学到了很多,谢谢你们把它放到网上。”——这句评价让麻省理工也颇为得意。

oer在中国

网络公开课在中国的走红可以借鉴这样一个例子:今年3月19日,复旦大学邀请哈佛大学的人文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桑德尔来讲讲《什么是正义》,结果据到场的学生讲,“场面从来没有这么火爆过”,能挤进讲堂站着旁听的同学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了——现场版如此爆棚,更不难推断网络版的受欢迎程度。

由于oer运动起自美国,大多数公开课程都是以英语形式传播。itune u、youtube等国外资源平台固然给力,但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来说,只有英语够好的人才能先行尝到甜头,英语水平较低的网民则不免望“课”兴叹。

字幕组,让语言不再是传播的障碍。按照那些名校的版权解释,使用者只要遵循cc版权许可协议,即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协议,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再创作和相同方式传播(即基于cc产品产生的新产品仍遵循cc协议)四个条件,作品就可以免费传播。

如果说朱学恒的oops计划是华人界翻译海外公开课程的先驱,让网友们开始了解和接受这样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大陆的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verycd与美剧字幕组的合作,就是第二个里程碑,让网民有了更多选择。

从今年4月份开始,verycd开始筹备这个新的教育频道。夏宏毅找到著名美剧翻译人人影视yyets字幕组,寻求长期合作——verycd提供课程资源和发布平台,字幕组负责翻译。起初,人人影视有些犯难,虽然这是个好东西,但翻译难度比美剧大得多,非常耗时耗力。

在夏宏毅的软磨硬泡下,人人影视终于答应“做一个试试看”。

5月28日,由人人影视翻译的耶鲁大学教授卡根的《死亡》课程出现在verycd首页。一时间,网友的反应出于字幕组的意料——下载量远远超过热门电影。人人影视开始大量招募一批精兵强将,专攻公开课程翻译。不久,tlf字幕组、oops(提供部分翻译,并与国外院校沟通)、内地的超星大学堂 (负责提供国内院校课程)等也加入了协作的行列。

7月9日,verycd u正式上线。夏宏毅在公告帖中写道,“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课程的整理、发布、翻译能够带动起网上学习的热潮,如果还能自下而上的推动国内院校的积极响应,更是我们乐见其成的。”“2010年7月9日,我们回望1919年5月4日,会不会与有荣焉?”

中国网民的热情被一下子激发了,从浏览量看,verycd u上各热门课程的浏览量都突破了百万,尤其是人文类课程,而且“很大一部分使用者是在读大学、研究生”。论坛里好评如潮:“有了这个等于免费无偿的在家上国外名校啊!如果我们的大学也能做到那么开放就好了!”“我也是超级支持,毕业后我就在这里继续充电,继续我的‘后大学’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开源与开放对教育的帮助!”

我们为什么没有牛校?

国人重视各种排行榜。在我们这里很被看重的全美大学排行榜,没有一个美国大学校长会把它们当回事。哈佛是高贵的人文传统,斯坦福是地道的美式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以科技领先自豪。各有各的个性,风格千姿百态,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不过,国内各个高校的理念看似高度统一—— 大跃进式地堆砌大学城、跻身各大排行榜前端已成为各校领导乃至各地政府炫耀其政绩的“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