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名校自主招生“达人”揭秘考题 大晒应考经验

2010-11-28 07:11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参加自主选拔录取在当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热闹程度却一年胜过一年。这里,我们请来了三位2010年参加并顺利通过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们,请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抓住机会被高校录取,以及他们的准备工作、笔试、面试经验。除此,为了让考生对各高校笔试、面试题有个更详细深入的了解,我们摘选了一些高校的部分试题,以飨2011年的考生。

a。准备

代萌(曾就读于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10年通过自主选拔录取进入浙江大学):我认为准备工作中的初审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展示并熟悉自我亮点。这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通常有自荐和校荐两种途径。很荣幸,当时我拿到了宝贵的学校推荐名额,但这并不保证初审就一定能够通过。无论自荐还是校荐,自荐信总是必不可少。它并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但一定要展示出你的亮点,比如你的特长、荣誉以及有意义的经历。

不过,除了展示你还要熟悉自己的特长及相关知识。听上一届的师兄师姐说,有些同学在准备自己的材料时,由老师和父母代劳,以至于在回答与自己材料相关的问题时都有困难。而还有一些则是对自己的特长不够了解,钻研不深。另外,整洁的纸面、整齐的排版、漂亮的字迹也是成功的关键。当然,高中阶段大型考试的成绩和名次是最重要的,想必这一点不必赘述。

陈轶骏(曾就读于上海中学,2010年通过自主选拔录取进入清华大学):进入高三之后,学弟学妹们要面临高考带来的种种考验和机会,自主选拔录取则是其中之一。它不再以高考成绩论英雄,为更多某些方面具有特长特色或潜能的同学提供了一次上好学校的机会。所以,参加自主选拔录取,就要抛弃之前成绩决定一切的种种观点,大胆地展示出自己独特的一面。在准备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选校的问题上,我的经验是一定要跳一跳、掂一掂。

我参加的是清华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参加哪所学校组织的考试是一个权衡取舍。当时,我觉得凭自己实力考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应该没有问题,不如给自己一个更高的目标,踮起脚尖向上够,或许能拿到更好的果实。

记得期中考试刚过便有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来学校发申请表。学校有规定,每个人只有一次学校推荐的机会,就是说你成绩再好,如果拿了清华的推荐,学校就不会再给你复旦大学或者上海交通大学的推荐,除非你自己参加这些高校组织的笔试(参加多所学校的笔试是要花一定精力的,而且不能保证一定能上,所以并不建议学弟学妹们“广撒网”)。

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我选择了复旦大学的推荐,现在我很可能置身复旦校园了,不禁感慨一个几秒钟的选择可以改变一生的轨迹。

李小强(曾就读于上海市奉贤中学,2010年通过自主选拔录取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0年1月2号,因为元旦佳节,放了三天,但三天假期,却没能怡然惬度,反是在外奔波,忙于自主选拔录取考试。

大概在一两个月前,高三的学生会陆陆续续地从老师处了解,有哪些大学开始发放自主选拔录取的表格。各校要求不一、形式不一、时间不一。大致有两种,一是学生自主报名,与学校无关;另一种是学校下放名额和表格,索表而报。获得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学生在高考录取时会享受到高校不同的优惠政策,有的高校是加分10~30分录取,有的是只要上一本批次线就录取等。考试类型也不同,有的是笔试和面试两者不可缺其一,有的只有笔试或面试。

我那时拿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种的表格,只有笔试,没有面试。我当时想的是,即使失败了,还有高考的机会,因此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考前前一天到达考点——上外虹口校区,附近宾馆已被定完,被迫住在较远处,大家还是要提前订好房间,还是要有备而战,事半功倍。

b。笔试

代萌:对于浙大自主选拔录取的笔试,其实不必恐惧,因为它无异于我们平时的考试。自主选拔录取考试的氛围很宽,天文地理都可能考到,这种考试不像高考有考纲,自主选拔录取的笔试是没有范围的,考查的就是个人的综合素质、特长以及其他相关能力。一句话,笔试范围广泛,重在积累。

浙大自主选拔录取的理科笔试科目为数学、英语、物理。数学为六道大题(有三道比较简单,剩余三道有些难度),英语为完型和阅读(词汇量较大,建议储备些四六级词汇),物理为填空和计算题(比较基础)。总之,浙大的笔试较为人性化,难度也比较适中,但要注意时间,每科似乎只有一个小时。只要在高中的学习中打好基础,相信能顺利过关。

李小强:关于笔试,之前我没有刻意做相关准备。由于当时也参加了复旦的千分考(指复旦水平测试),精力分散。考后思过,发现根据考题,语文方面驳杂多元,英文方面要求微高,以六级为主。

上午考语文。进入教室,监考老师两个,教室较小,一人一座,约二十来人。题型分为选择和作文两大部分。题型虽少,但试题内容包罗万象:文学常识、诗文理解、字词意发音等皆在其中。先是一些字形、字音的辨析选择,接着步入文学常识部分,比如考鲁迅、路遥、余华等人的作品,考文心雕龙,非热门诗词的释义详解,随后是现代文阅读。与平日所做题型不同的是一篇文章通读之后,四五个问题,回答形式为选择。作文千字左右,比高考字数要求略有多。考完以后,总体来看,和平时的上海语文卷略有不同,范围更为广博,我觉得平时的积累比临时备考更有效,因为广袤的知识点不是几天或几个星期就能一一掌握的。我也是倚着自己平日偷闲读了几页“闲书”应付。如果要说准备,那只能翻看一些语文基础知识一类的书,或能恶补一番。

下午英文考试,实在是让我焦头烂额。难度和题型感觉与六级差不多,比高考要稍难一些。英语的针对性强,考前准备准备应该会事半功倍。其阅读文章基本上选自《华盛顿邮报》《时代》等外文刊物。由于我考前未做准备,考完英语心头实在是甚为惶恐,后来我了解到,一些同学在考前一两个月就开始背四六级单词,做听力阅读,更有甚者,做的是托福雅思的题库,在参加考试时感觉就轻松很多。

笔试下来,给我感觉最深的就是,自主选拔录取笔试的范围宽泛,虽然大致不会超出高中阶段所学的各门课程,但考试方式比较灵活。和高考试题相比,包罗万象,难度更大,扎实的学习功底和灵活的解题思路才是王道。

★笔试试题链接

文史:古典风韵

纵观2010年各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笔试试题,在文史方面,更侧重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相关知识,而且出题角度广泛,甚至有点“怪”到让人摸不着头脑。

北京大学:一首流行的网络歌曲,用的是青春组合she的《中国话》的曲调,歌词则经过了重新改编:历史长河向前淌/岸上睡着一只羊/河里漂着一条狼/狼要拿羊当口粮/羊要认狼当爹娘/羊要救狼,狼要吃羊/不知是那羊救狼/还是狼吃羊。

题目要求:1.请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并用至少四个造一个单句。2.请找出所有动词,并用其中笔画最少的两个写一句适合大学校园的标语。

四川大学:半小时写两首七律,一首是根据川大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选一个字作为韵脚,写一首七律《成都行》;另一首是写一首七律面试心得。

英文:中英互译

中英互译的考题近几年都有出现,考查的不仅仅是对英文单词的词汇量,更多地是怎样熟练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平时一定要积累大量的词汇,甚至是四、六级也要有所涉及,还要巧妙灵活运用。另外,多阅读一些英语报纸或杂志都有好处。

北京大学:

1.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better)

2.能源危机对全球经济有消极作用,导致经济衰退。(impact)

综合:一个事件引发的无数种试题

要想突围这种多种学科“有机交叉”的综合试题,在平时学习中还得融会贯通,灵活多变。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校联考:

2007年夏初太湖发生严重的水华事件,导致无锡市供水危机,引起世人关注。据此引出数学、物理、化学三门科目的5道计算题。

数学题:根据给出的太湖水位、水面面积、平均水深等数据,在假定太湖水体是一个规则的球缺的前提下,计算湖水最深处是多少米、总蓄水量多少。

化学题: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要求写出元素在水体中可能参与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c。面试

代萌:这是校方最看重的一个方面,因此也是最需要花时间准备的。之前我也跟参加过自主选拔录取的师兄师姐交流过,也在网上查阅过相关信息,大致知道院校进行面试时间一般不会太长,短则10分钟,长则半小时。每位老师手里都有参加面试学生的材料,一般开始会根据考生所提供的材料内容展开提问。这个时候一定不要紧张,从容应对,当然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申报材料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之后,老师就开始对学生的一些兴趣、获奖情况等进行提问;最后,老师还可能会考查学生对申报院校的了解程度,之前不妨事先大致上网了解一下自己所报的院校情况。

我当时参加浙大的面试,大约7至10人一组。值得关注的是,浙大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宽广的视野和创新精神则是你应该重点培养的素质。回忆自己准备面试的过程,至今还记忆犹新。首先,我准备了中英文的自我介绍(英文也许用不到,但以防万一),也在其中着重展示了自己的亮点。记得当时自己对学习围棋的经历及其对性格的影响叙述便引起了教授的兴趣。随后,教授会抛出一个话题,每个人进行3分钟的观点阐述。这便是展现你视野宽度和创新能力的机会,也正是厚积薄发的机会。当时我们组的问题是对循环经济的看法。如果你能跳出资源循环利用的束缚,提出新的见解,那一定会让教授刮目相看。在学习之余多看国内外新闻,阅读《环球》《南方周末》等杂志报刊,多看时事评论,一定会使你分析问题的深度和角度与众不同。

总之,我对自主选拔录取的面试感想就是,在对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跳出思维的束缚,平时多积累,包括课内外知识、社会生活、社会阅历等等。

陈轶骏:由于我拿到学校推荐后是直接参加面试,所我并没有刻意准备。只知道面试的问题肯定是“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真正面过了才觉得,真是题题都是意外,意在“独到”。要想在面试中脱颖而出,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知识面拓展等,平时的积累极其重要。

面试当天,教授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出乎意料。“红绿灯的设置有哪些要素?”“你是选化学的吧,我来问你一道物理题。”……然而正是这种问题才显出自主选拔录取的意义,考的不是你的学业水平,而是你的思维和思想。对待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能否透过表面看到本质,能否用一种批判性思维辩证地看待一个问题。

看得出,面试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教授们所提的问题,多数留有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显然不可能有什么标准答案。在回答过程中也不要怕“糟了,好像回答错了”,这样会更紧张。答案的对与错并不是面试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在一个问题上你有没有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和见解,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有多深,思维语言能力有多强等。所以,中规中矩的回答一般得不到高分,能表现出自己独立思考、独到眼光的,往往会受教授们的青睐。

最后还想提一句,高考才是王道。高考依然是最公平、最见功夫的一场比试。自主选拔录取只是给我们一次额外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不能把它当成上大学的“捷径”,顺其自然就好。

时光荏苒,对于如今徜徉在求是园中的我而言,之前准备清华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今天,我也希望自己的心得可以成为学弟学妹们的利器,在自主选拔录取的舞台上绽放光芒,在心中的象牙塔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

★面试试题链接

结合三位考生的经验,面试的题目与笔试比起来更是天马行空,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你的灵活独到见解、较强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个人观点。一位过来人就这样说了:“平时多思考多积累,包括课内外知识、社会生活与阅历等。切忌不要专门刻意去准备,平心静气地与老师交流。”因此,不要被千奇百怪的题目吓花了眼,大胆地说出你的见解吧!

时事热点

1.“哥本哈根”峰会与环保

北京大学:哥本哈根会议是不是一场政治博弈?

清华大学:用一个成语形容你眼中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2.房价

厦门大学:对高居不下的房价怎么看?

浙江大学:2010年房价是涨还是跌?

哲学深思

北京大学:人的生命是否属于自己?

中国人民大学:违法犯罪能不能用“存在即合理”来解释?

生活观察

中山大学:如何看待“偷菜”改为“摘菜”?

东南大学:谈谈家用小汽车快速发展的利与弊。

换位思考

北京大学:如果你是联合国秘书长,如何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

文学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二十四史前四部和后四部是什么?

中山大学:谈谈对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理解。

经验只是他们的,但也看出了许多共通之处:笔试包罗万象,融合了种种新意,而且常常是一题包含多科知识,看来,平时得多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面试很新颖,考官很潮,那些读起来似乎“一语双关”的试题考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创意,所以,逆向思维、多向思维都要派上用场啊!

而与整个选拔有关的择校、高考与自主选拔录取的关系,考生也得多多注意。自主选拔录取只是增加多样人才上好大学的一个机会,而不能也不会取代高考,因此,在自主选拔录取这段时间,频繁参加各个学校组织的笔试、面试,往往会使考生身心俱疲,忽略了原来有规划的高三总复习,那就得不偿失了。

相关标签: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