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能到和田支教我很开心,原本我害怕自己不会教学生,现在不担心了,这要感谢学校的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一定会全力为和田的孩子服务,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天津师范大学学生阿巴拜克热·艾买提卡力激动地表达了他在新疆和田地区顶岗任教半个月来的感受。此次,与他一样奔赴新疆和田地区担任小学语文“双语”教师的大学生志愿者共有29人,他们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启程到任,在和田地区支教1年。
按照中央、教育部援疆工作的整体安排,天津教育系统担负了支援新疆和田地区教育的任务。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市长黄兴国提出了尽早缓解和田地区“双语”教学困难,尽快选派学生援疆支教的要求。为了加快推进新疆和田地区的“双语”教育,特别是缓解当地师资短缺的问题,天津市教委创新思路,决定在天津高校中选派掌握维汉“双语”的大学生志愿者,到新疆和田地区的小学顶岗任教,这一举措使和田地区提早一年实现了“双语”教学。
志愿者们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和天津农学院等6所高校,由于任务的特殊性,他们大都为新疆籍、维族大学生,掌握维汉“双语”。为鼓励他们援疆支教,天津市制定了相关政策:为在校志愿者保留学籍,支教期满后可回学籍校继续完成学业;享受每月3000元的支教补贴、一次性3500元的交通补助和有关保险;支教工作期满并考核合格,享受一次性学费补偿8000元;报考硕士研究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天津市教委委托天津师范大学利用暑期对志愿者进行了1个半月的集中培训。学校选派了小学教育专业的专家、教授和学科教学论教师,聘请了富有经验的活跃在天津市乃至全国小学教育工作一线的专家,确保授课的高质量。他们还为学员准确“诊断”实际问题,按需设置培训课程,将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微格教学训练、入职锻炼三个阶段,并选择了6所重点小学作为实践点,由富有教学经验的“师傅”指导,每位学员都完成了3次以上的微格教学,参与的模拟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多达45节。集中培训使学员在短时间内了解了教育法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理念,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教学常规等内容,初步掌握了管理班级、组织学生、分析教材、编制教案、课堂教学、作业辅导和评价考核等基本技能,使学员较快地进入了教师的职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