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做高三生的第二家长 记中央工艺美院附中赵红梅

2010-09-14 07:07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走进中央工艺美院附中,刚见到赵红梅,从那淡定平和的脸上怎么也看不出她已是40多岁的人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已经送走了5届高三生,其中不少是从高三半截子接的班。因为业务水平过硬、管理手段灵活、与学生关系融洽,她成了名副其实的高三生的第二家长。

从小事上立规矩

赵老师带班有方。她常说:“做班主任就要扮好两个角色,既做严父又做慈母。”她的严往往是从小事着眼,在琐碎小事上立规矩。美术类高中的孩子大多个性强,喜欢标新立异,今天烫头,明天染发,迟到问题更是屡禁不止。由于接了不少“半截子班”,赵老师对学生的情况很难马上了解,为此,她就从服装、发型、出勤等小事上抓纪律。

美术班周六要外出写生,有些女孩子爱美,总喜欢穿些吊带之类的衣服,赵老师却再三强调“写生必须穿校服”。面对这一规定,不但学生不理解,就连家长也提出质疑:写生又不在学校里,穿什么有必要管得那么严么?这时,赵老师总会耐心地讲道理,《中学生守则》《校规校纪》都成了她的法宝。看到白纸黑字的规定,那些心存疑虑的家长也就心悦诚服了。

“做班主任要一碗水端平,无论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还是班干部,只要犯了错误,处理起来就要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信任你,你说话才能有分量。”这是赵老师做班主任的原则。

在赵老师眼中,讲纪律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批评,而是一种传道的艺术。她教过的班里曾有一个女生,不但抽烟喝酒,经常迟到,结交社会上的不良青年,还不服从管理。哪个老师敢说一句,她就有十句话顶回去。赵老师敏感地意识到:对这样的孩子不能硬管,要讲究方式方法。于是,课间赵老师将这个女孩叫到办公室,闲话起家常,问起她高三的理想和目标。当得知女孩想考大学时,赵老师就让她回家搜集一些心仪大学的材料,第二天带到办公室来。指着材料,赵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现在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都达不到这些学校的要求,但我相信你有潜力。不要放弃,你可以做到的。”

谈话的效果立竿见影,接下来的一周,女孩竟能遵守纪律了。但好景不长,一周后她又故态复萌。赵老师没有灰心,找到她,仍旧没有批评,反而告诉她,哪个老师表扬她了,哪个老师说她作业完成得不错。女孩的眼睛因为这些鼓励渐渐亮了起来。赵老师在生活上还特别关心这个孩子,时常问她有没有按时吃饭,胃还疼不疼。经过如此几次“较量”,这个孩子不再迟到,上课也认真多了,最终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赵老师说,对这样的孩子,给她一点阳光,她就会觉得很温暖。

从细微处爱学生

赵红梅管学生从小事做起,爱学生也同样在细微处着眼。有些双职工家庭,父母工作忙,几乎和孩子没有交流,孩子有了什么问题,父母也往往蒙在鼓里。可学生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赵老师的眼睛。哪个学生最近状态不好了,哪个学生有心事,赵红梅马上动员一切力量,找任课教师,找同学,给家长打电话,多方了解原因,寻求解决之道。

“非典”时期,一个孩子发烧了,父母居然毫无察觉,赵老师却凭着多年当教师的经验看出孩子不舒服。她很快联系上学生家长,将孩子及时送到了医院。如此一来,学生们都很信任赵老师,有什么不愿意和家长说的话,也愿意告诉她。每天中午,总有学生主动上门找她谈心,分析该考什么学校的证,拿了好几个证选哪个好。学生和同学闹了矛盾,与父母有了隔阂,也喜欢和赵老师聊聊。

班上有一个孩子,看上去聪明乖巧。谁想在高三第一次家长会上,赵老师从她父母口中得知,这个孩子做事有些磨蹭,父母经常为此着急上火,家庭关系很紧张。赵老师认为,症结在父母身上。此后,她就帮着父母认真分析孩子情况,制订详细计划,让孩子回家严格落实。期中考试结束后,她拿着这个孩子的卷子找到父母,在认可进步的同时,又指出问题所在。她还告诉家长:“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就足够了,别再唠叨教育,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说。”家庭环境和谐了,孩子的成绩也直线上升。填报志愿时又出现了问题。美术类学生高考时第一志愿特别重要,如果落榜就意味着要复读一年,对学生的身心都是一个巨大考验。因此,父母和学生都不敢填报心仪已久的清华美院,打算报个次一点的学校了事。这时,赵老师顶着巨大压力站了出来,反复和家长做工作。在她的坚持下,学生最终填了清华美院。最终的录取结果证明,赵老师的判断是准确的。直到现在,这个孩子的父母与赵老师的关系仍旧非常好。他们打来电话的第一句话总是“感谢赵老师”。当被问及缘何敢于承担这么大风险时,赵老师却轻描淡写地说:“我了解我的学生,所以我信任他们。”

从课堂内外提效率

赵老师教历史。美术类高中没有理科,历史自然而然成为主科之一。高三上半学期,学生要准备专业课,留给文化课的时间少之又少,赵老师只能精简教材,提高课堂效率,想方设法完成进度;下半学期主攻文化课,上课时间又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一刻闲暇。

当高三班主任不容易。赵老师带一个年级全部4个班的课,一周就要上32节课,除去周五的教研时间,平均每天要上8节课。一整天站下来,常常腿肿了,嗓子也哑了,整个人都虚脱了似的,可晚上回家还要备课,钻研业务。她每天晚上总在十二点后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爬上床,第二天一睁眼,咬咬牙又接着上。

为当好这个高三班主任,赵老师对家人一直抱着歉疚之情。儿子才半岁,她就回到了教师岗位,孩子只能交给家中老人照顾。由于路远,她常常好几天才能看儿子一眼。孩子该入托了,她却只能抱歉地告诉儿子:“妈妈忙,没时间,只能让你上整托。”即便这样,每周两次接送儿子,她也很少能抽出时间。家里的老人生病了,赵老师也没时间照顾。有时人手实在排不开,等老人沉沉睡去后,她又在病床边备课。

无悔付出换来了桃李满天下,她的不少学生考上了清华美院、中央美术学院等。

采访当天正值教师节,十几个已经上了大四的学生专程送来一束黄色波斯菊。抱着菊花,赵老师笑得格外灿烂。“每年的今天都会特别忙,电话、短信响个不停,中午、晚上也安排得满满的。学生一拨儿一拨儿来看我。当老师确实很辛苦,但学生的爱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