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大撤退”,自9日以来,这个词成为各大网站的热门关键词。在一片质疑、惊叹声中,教育部澄清“全国教材篇目基本无变化”,新华社专门发了电稿,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称对于教材的调整是课程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适应现在中学生的需要。
在被误传的“鲁迅大撤退”舆论呼声的一片混乱中,却少有人关注鲁迅让位于新增篇目是否合理,进而关注语文课文究竟应当怎样选。针对这些受忽视的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两位中文系教授洪治纲、昌切,文化学者吴祚来以及作家慕容雪村等,共同探讨语文课文怎么选,怎么读。
鲁迅作品太难懂?
别低估中学生的阅读水平
对鲁迅作品的删减,网上一种流行的说法是,鲁迅作品太难懂了,不太适合越来越流行“读图”思维的中学生。“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也表示,新语文课本对名家作品的增减主要考虑其是否适合现代中学生,考虑语文性。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可能太深了,他们读起来不容易懂。
对于温教授的观点,受访的几位学者都表示不能完全赞同。“我赞同温儒敏先生的部分观点,即鲁迅的文章在语言上,比一般的现代文更难懂。但我不能认同温老师的另半句话———不适合中学生阅读。”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洪治纲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他看来,如果语文教材因为太深太难而向学生的趣味和习惯妥协,则永远培养不了大师。“想想当年的一些文化大师,章太炎、胡适、陈寅恪、钱穆等等,哪一位不是在十岁之前就完成了‘四书五经’的阅读和背诵?这些经书适合他们吗?但他们恰恰就是在‘不适合’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童子功’的积累。”
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昌切则认为语文教材编写者低估了中学生的阅读水平。“欧洲的中学生还读在我们这里大学教授都觉得艰深的《歌德谈话录》、《拉奥孔》之类的作品呢!中国历代的经典都应选入中学课本。”
新增篇目更加好?
具有多重解读的审美空间
在“鲁迅大撤退”的帽子下,很少有人关注那些新增的课文。著名书评人潘采夫在微博(//t.sina.com.cn)上写道,“有些好的课文虽删掉了,但我觉得增加的更好。比如,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
武汉大学昌切教授对这些篇目颇感兴趣:“帕斯卡尔在欧洲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蔡元培的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德国思想的一种中国表达,他在德求学期间,盛行兼容并包之风,洪堡大学首先提出这个大学理念。马丁·路德·金的文章就是颂扬民主。”洪治纲对这些新增教材也表示赞同,他认为“像帕斯卡尔、蔡元培和马丁·路德·金的三篇文章,完全可以作为伴随人一生的美文。它们所蕴藏的深邃思想和人生态度,中学生可能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这并不要紧。随着他们的成长和成熟,他们会不断地品味到其中的思想、人生真谛。特别是余华和海明威的两部小说也是艺术水准很高的佳作。不仅值得反复阅读,而且可以有多重解读的审美空间。”
但昌切同时也提出,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选什么,而在于学生到底读了没有。“比如现在学生为了考试,只读必读课本,那些选读课本上的优秀篇目因为不考试,学生根本没时间细细品味,归根到底症结还在应试教育。”他还认为现在中学生比过去成熟,读更多更有思想的作品也不为过。
中学教材选什么?
目前教材篇目缺乏系统性
其实,对于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的争议由来已久,早在2007年,北京高中语文课本用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换《阿q正传》就曾经引发一场舆论“地震”。如今3年过去了,这场争论仍在继续。
“教材改革争论,其实就是一场有关如何对待母语的大辩论。”有人这样评论。上升到如此高度的中学教材到底应该选哪些类型的文章最合适?文化学者吴祚来认为应该公开讨论这一话题,需要家长、学者、中学语言文字教师和作家一起来谈。“多些砺志的、常识的、开阔视野的古今中外读物,少些政治教条”,洪治纲也持类似观点:“中学语文课本应当尽可能地删除那些空洞的价值言说或时事言说的文章,多选一些情感丰沛、思想丰厚、思维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都很丰富的优秀之作。”昌切认为,目前教材最缺乏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系统性的强调,“就拿古代说起,诗经、楚骚、汉赋、骈文等,我觉得这些中学生至少都应该接触到。”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课本应多选经典作品的呼声不断,但慕容雪村则认为语文教材应当放下架子,不拘一格选课文。“不一定是大人物的作品才能选入教材,教材要放下架子,哪怕选2010年的满分作文也行,只要写得好。”不过,从体味母语之美的角度,他建议教材多选些美文特别是古诗词,比如庄子的《秋水》,李白、杜甫的诗,李商隐、辛弃疾、苏东坡、温庭筠、李清照的词,还有《诗经》、《离骚》,《史记》里的如《留侯世家》、《项羽本纪》等。
○记者观察
“怎么读”胜过“选什么”
每一次中学语文教材改版,总会引起太多争议和非议。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哪篇课文该上哪篇不该上,本来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事情,就如同这次关于鲁迅文章的删减,专家学者们的意见也不见得就高度一致。
鲁迅后人周海婴和周令飞曾做过一个调查,最后发现中小学课堂上普遍存在对鲁迅的种种“误读”,“孩子们不喜欢鲁迅,问题出在老师不会点拨。”在一次交流活动中,甚至有一位中学校长告诉周令飞,孩子们学习鲁迅,主要是让他们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攻克学习堡垒。这令在场的鲁迅研究专家们顿时哑然。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中学语文教材的症结不在于鲁迅文章从十几篇减成了几篇,而在于老师不知道如何教鲁迅,学生不知道如何学鲁迅。
想必许多人都有此经验:上中学语文课时,拿到一篇文章,先分析中心思想,再归纳段落大意,最后把一句一句掰开了揉碎了解释。在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压迫下,孩子们是否还能提起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兴趣?洪治纲在谈到中学老师解析鲁迅及其他经典作品方式时谈到,目前最缺乏的是审美解析,不能让学生很好地领悟到鲁迅作品在艺术表达上的妙处。“我给本科生上选修课时,曾对鲁迅的《祝福》进行了一次重新讲解,学生课后反响很大。”
作家慕容雪村认为,中学教材的核心是读文章,中学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体味母语之美。如果对于一篇作品的理解都是支离破碎的字词和过度解读的大意,那么还何谈让学生们细细品味思想的深度和语言的魅力?
●链接
鲁迅如何大撤退?
据《新京报》报道,新的中学语文教材课文里,四川人教版删了《纪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巴金反思文革的《小狗包地》入选。广东用《祝福》替换了《药》。上海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祝福》、《藤野先生》、《雪》、《拿来主义》都在。江苏版没变。
广东教材没大改《祝福》替代《药》
广东教材有没有大改?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编写人员告诉记者,广东今年只是微调。而广东也不存在所谓“鲁迅大撤退”现象,只是将《药》换成了《祝福》。“我们认为祥林嫂更符合典型的小说人物形象。”
对于这种改动,昌切认为有其合理之处,“从艺术性来看,《祝福》的确比《药》要好。《药》里面的人物比较观念化,而祥林嫂更为鲜活,塑造她的艺术手段很精巧,反映了鲁迅高超的艺术驾驭能力。”但洪治纲则认为这种改动并没有太大意义,“《祝福》在人物塑造方面,特点确实更为突出,但《药》在视角选择和场景描绘方面,也同样有其特殊的优势。事实上,鲁迅的每部作品(尤其是小说)都非常不同,都有其艺术上的突出特点,这是鲁迅远远高出其他作家的关键之所在,也是鲁迅的作品可以让中学生尽可能多读的理由。”
据悉,除了鲁迅作品的微调之外,广东今年的新教材还增加了现代文《论握手》、古诗文《兰亭序》等。
相关标签:高中课改语文课教育部